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冷轧硅钢温度及对油烧缺陷的影响(3)
而当冷轧硅钢经过乳化液冷却后,表面会因为乳化液的污染产生一些黑斑。这是由于在连续碱洗退火过程中,残留氧化物粉部分被还原成铁粉,而残留的SiO2粉不反应却又难以除净,导致表面涂层后形成黑斑缺陷。
此外轧辊及硅钢温度的上升会显著影响轧制条件、轧制过程和带材的力学性能[3]。
目前,我国硅钢片的产量约45万吨,热轧与冷轧硅钢片均有大幅度增长,但随着我国机电工业的迅速发展,硅钢片供不应求的矛盾仍然突出,每年都需从国外进口,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例如硅钢在电气化建设中就极为重要,由于硅钢具有磁性能优异,表面质量较好,在电器、电机、变压器、家电行业及电力领域有较为广泛的意义。甚至有学者认为,硅钢的制造技术和产品质量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端钢生产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当下国防工业、机械电子等产业对产品表面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硅钢的表面质量越来越显得重要,因此硅钢表面质量控制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能高端客户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因此,如何控制与避免表面缺陷的产生以各大钢厂获取高端客户的重要因素。
根据实地调查,现阶段,以宝钢1550机组为例,油烧缺陷已成为该产线主要的表面缺陷之一,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及成材率。因此,研究冷轧硅钢表面油烧缺陷、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而优化轧制工艺,对于提高产品质量、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油烧缺陷的机理研究较少,但是可以理解油烧缺陷是硅钢表面残留的乳化液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形成的一种表面缺陷,因此硅钢温度和油烧缺陷之间存在直接联系。因此,开展对硅钢表面温度的研究对控制油烧缺陷的产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1.3 冷轧带钢温度模型概述
轧制温度的研究最早开始始于1960年,Johnson和Kudo预测了硅钢的温度使用了上界法[4]。1961年Grauer预测铝箔轧制温度使用了图解程序[5]。1978年,G.D.Lahoti对硅钢咬入区做了初步分析[6]。
20世纪80年代初期轧辊的瞬态热变形的研究获得了巨大进步,依据不同的轧制温度场特点给出了几种轧辊热变形的计算方案。
这些方案分为经验公式法、黑箱法、数值模拟法和解析法几大类。
其中larke黑箱法的特点是不考虑整个轧辊温度场的动态变化[7],仅以实测的轧辊表面温度作为计算轧辊热变形的依据。而黑箱法假设的轧辊表面和内部温度是一致是与实际情况是不一致的。实际生产中,轧辊内部的任意一点处的温度都是动态变化的且轧辊表面也与内部温度不同。另外经现代研究发现轧辊表面温度的分布不应该使用二次曲线来进行描述。
苏联学者博罗文克的经验公式法中计算了稳态、周期性热交换和非稳态三种状态下轧辊的温度场分布情况[8]。这种方法与Larke“黑箱法”相比考虑了考虑了轧辊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和周期性。但是经验公式法中使用静态的经验公式来对动态变化轧辊温度场进行描述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合。
目前,轧辊温度场研究主要采用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的计算方法一般使用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这二种方法采用了不同
数学
模型,因此它们在解的精度、离散方法、数据的处理量方面各有优劣。一般而言有限差分法较为简单,计算速度快,只需要简化处理即可在工程上得到到较为精确的结果,因此在在线控制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相对于限差分法,有限元法计算精度较高,但需要时间较长,虽然以开始在工程上被广泛接受,但任然主要用于离线温度模拟。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高熵合金的塑性变形机理研究
下一篇:
TiS2纳米晶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的研究
MEMS柔性温湿度集成传感器研究
PAW电弧增材制造过程温度...
固溶处理温度对高温合金U720Li组织性能的影响
钒酸铋纳米材料不同温度...
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热挤...
金属纳米晶体铁磁转变温度的热力学研究
回火温度对42CrMo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