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复合脱氧剂,是在不锈钢冶炼工艺中的主流脱氧剂,鉴于其优异的脱氧效果以及脱氧后不锈钢的优质性能,复合脱氧剂的发展对比于传统的纯铝脱氧剂和铝铁脱氧剂来说是前途无量的,也是今后脱氧剂研制的标杆。但是,从组成上可以看出,相比纯铝脱氧剂,铝硅脱氧剂其中铝元素的含量较少,大大降低了铝元素的消耗,降低了成本且有利于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从国家角度,这些贵重的金属元素储量正在不断减少,能否有效利用循环利用这些元素,不但关系着可持续发展的大计,更是钢铁冶金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在探索研制新型复合脱氧剂时,必须考虑绿色利用与元素的周期循环。
由下表1.1,表1.2的数据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牌号的钢成份与杂质组成都是不同的,其冶炼结果也有较大的差异。在黄启民[5]实验的试生产与正式投产的实践证明:利用实验的冶炼工艺流程不仅有利于保证生产产品的合格性,并且能够很好地保障要求产品的质量以及各种考量指标[7]。
表1.1 Fe-Al-Si的设计成份
主要成份    杂质(不大于)
Al    Si    Fe    Cu    Pb    Zn    S    P    总和
48.52    18.22    余量    0.30    0.30    0.30    0.030    0.030    1
48.52    8.12    余量    0.30    0.30    0.30    0.030    0.030    1
48.52    38.42    余量    0.30    0.30    0.30    0.030    0.030    1
表1.2 Fe-Al-Si的冶炼结果
主要成份    杂质(不大于)
Al      Si       Fe      Cu      Pb     Zn       S        P          总和
50.04    19.05    30.10    /    /    /    /    /   
46.38    20.32    31.90    /    /    /    0.0058    0.019   
47.90    20.88    31.70    /    /    /    /    /   
51.69    19.41    27.66    0.050    <0.001    0.050    0.0060    0.011    C
续表1.2 Fe-Al-Si的冶炼结果
主要成份    杂质(不大于)
Al    Si    Fe    Cu    Pb    Zn    S    P    总和
50.78    17.73    28.71    0.028    0.006    0.021    0.0060    0.015    <0.02
52.44    19.66    28.51    0.038    0.006    0.076    0.0057    0.012    <0.02
52.72    19.34    25.65    0.046    0.005    0.060    0.0052    0.010    <0.02
上一篇:孕育方法对铸铁孕育效果影响研究
下一篇:316L不锈钢表面纳米化性能研究

钛合金等离子3D打印工艺研究

不锈钢激光复合焊接过程数值模拟

钛合金表面含ZnO的复合陶瓷膜的制备工艺研究

热处理对γ-TiAl基合金的晶界工程研究

铝青铜合金微观组织控制及其拉伸性能研究

Al-Ti-P系合金在过共晶Al-Si合金中的相演变行为

304L不锈钢板多道焊接残余应力数值分析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