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吸附树脂去除混合溶液中的有毒物质的研究(4)
2.树脂的安全性
树脂的组成与结构[18]既是决定树脂的吸附性能的关键因素,也是从中了解可能存在的有害残留物的重要指标。现存的大孔吸附树脂安全性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含未聚合的单体、致孔剂( 多为长碳链的脂肪醇类) 、引发剂、分散剂和防腐剂等难以去除。
3.树脂的适用性
富集和分离各种有毒物质是大孔吸附树脂的固有特性。但实际上,现在市场上的大孔吸附树脂型号很多,性能用途各不相同。不同类型树脂对同一成分的吸附效果不同,同一型号树脂对不同成分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吸附。一般的,非极性大孔树脂[19]从极性溶液中吸附非极性有机物比较容易;而从非极性溶液中吸附极性溶质多用极性大孔树脂;中等极性吸附剂,具有一定的亲水性[20],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疏水性,在可以用于从非水介质中吸附极性物质,也可以把非极性物质从极性溶液中吸附出来。但是不可否认树脂吸附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大孔树脂对各类成分的吸附特征一般不同,吸附量差别很大,很难用一种树脂将所有有效成分分离出来。
4.树脂的稳定性和再生
大孔吸附树脂本质上是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有机物的特点就是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老化[21]等现象。大孔吸附树脂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某些成分的不可逆吸附而老化,即使经过再生处理,吸附能力也会有所降低。老化会使树脂对有效成分的吸附、分离产生影响。并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树脂还可能会发生降解[22],破损等而进入溶液中产生二次污染,严重影响产品的安全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生产时会产生浪费,还会影响制剂成品的质量。
1.1.7 各种有毒物质的去除方法比较
溶液中的有毒物质主要有:可溶性重金属盐(如Cu2+、Ba2+、Ag+等),有毒有机物(如苯类化合物),小金属盐(如Li+,Na+等),酚类化合物等。
1.活性炭
用活性炭[23]滤料吸附法就是利用其多孔性固体表面特性,吸附去除溶液中的有毒物质,吸附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或有毒物质,使水得到净化。从现有的研究来看,活性炭的吸附能力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分子量在500-1000范围内的有机物的吸附。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效果会因为有机物的极性和分子大小不同而不同,也被孔径分布和有机物特性影响。同样大小的有机物,活性炭对溶解度越大、亲水性越强的有机物吸附能力比对溶解度小,亲水性差、极性弱的有机物强。
2.膜交换法
膜交换法[24]的定义是利用薄膜分离溶液中的某些物质。从分离机理来看,薄膜中“孔道”的大小是分离物质的主要途径,分离性质不同的离子主要是靠薄膜的离子机构。膜法处理溶液中的有毒物质相对比较
经济
,但在实际应用中,膜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能耗高,容易结垢等。
3.
生物
法
自然中存在着许多自然自清洁的案例,比如生物腐蚀等。利用生物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的解决污染问题不会带来二次污染,并且对环境的负担更小。有机物透过细胞膜被细菌吸收,液体、固体和胶体状态的有机物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可溶解的有机物可以被直接吸收,固体和胶体则是先被细菌分泌的酶分解为可溶性物质,再被吸收。
吸附树脂用于去除溶液中的有毒物质通过选择不同的组成成分可得到性能不同的树脂,通过数据分析和筛选,选择适合的组成成分,最后得到可以运用于现实的树脂。吸附树脂在各个去除溶液中有毒物质的方法中扬长避短,其高效、可控、节能、环保迎合了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大方向,其前景广泛。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共6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
Eu3+掺杂SrBi2M2O9(M=Ta, Nb)多功能铁电体的光致发光的性能与表征
下一篇:
上引连铸铜镁合金杆中心缩孔形成机理
金属界面有机分子吸附结构和稳定性的调控
有机硅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改性研究
Hummers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对锌离子吸附的研究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
生物质材料对冶金废水中Cr(Ⅵ)吸附性能研究
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对铜的吸附性研究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