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常规烧结。一般在传统电炉中进行,采用常规加热方式,是目前远红外陶瓷最常用的烧结方式,由于纯的远红外陶瓷材料很难烧结,在性能允许的条件下,通常引入一些烧结助剂,用以形成部分低熔点的玻璃相、固熔体或其他液相,来促进颗粒的粘性流动或重排从而获得致密的产品,同时也可降低烧结温度[5]。来~自^吹冰论+文.网www.chuibin.com/

  ②热压烧结。在高温下通过专门的热压机单向或双向施压完成,温度和压力的共同作用使颗粒的塑性流动增强且粘性减小,有利于坯件的致密化,形成几乎无空隙的制品,同时,晶粒长大受到抑制、温度低、烧结时间短,使得产品性能得到提高,另外,微波烧结、超高压烧结、反应烧结等烧结方法在远红外陶瓷烧结中都有一定的应用[5]。

1.4远红外陶瓷的应用

    目前远红外陶瓷主要用于高温区和常温区的制造,具体应用如表1-2所示:

表1-2 远红外陶瓷的应用

高温区 锅炉的加热;烤漆;木材、食品的加热和干燥等[6]

常温区 常用于制造保暖材料,如远红外陶瓷聚酯、远红外陶瓷粉、远红外功能陶瓷、远红外陶瓷纤维等

1.5远红外陶瓷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1.6 本课题研究的问题

    采取甘氨酸—硝酸盐燃烧合成法[8](GNP法)制备高活性纳米MgFe2O4材料,加入PVA等粘结剂制备陶瓷试样,研究材料的合成工艺与晶体结构、红外发射率及导热率性能之间的关系。

1.7 研究手段

具体研究手段包括:

    以尖晶石型AB2O4(A=Mg; B=Fe)为研究对象,采用甘氨酸—硝酸盐燃烧合成法(GNP法)来制备尖晶石型红外辐射陶瓷纳米粉体,获得分散性好、活性高、粒度分布合理的纳米粉体。通过对物相分析、致密度、气孔率、SEM显微结构的观察、红外发射率、热导率等因素考察,来探究不同组成和制备工艺条件对尖晶石型红外辐射陶的红外发射率及导热率的影响。

上一篇:非钴基新型SOFC阴极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陶瓷滤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散热风扇后壳的注塑模具设计

激光辐照钙钛矿球形化及其在背光LED中应用

LED的发展概况【1174字】

底部散热型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接实验研究

ANSYS半导体激光器模块散热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Eu3+离子掺杂的复合基团白...

钨酸盐基白光LED红色荧光...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