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庭教育的失误。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有不切实际的期望,用孩子的学习成绩去评价学生的好坏,给他们施加压力,使他们产生紧张感、压迫感、甚至恐惧感。更有些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二、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从多方面做起: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1。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茵茵,使学生无时无刻受到美的熏陶,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2。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

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和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单是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为中促使学生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如现在一些学生自制能力差,随意采摘践踏花草,或随意丢纸屑等。根据这些情况,我们可以在校园各个角落安放环保型的果皮箱,在草地上竖起木板,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这样学生就不忍心破坏,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见,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主要表现

  1、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人际关系上
  (1)师生关系的问题;
  (2)亲子关系的问题;
  (3)同伴或同学关系的问题;
  (4)对异性的看法问题;
  (5)人际交往障碍问题。
  2、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学习上
  (1)学习压力问题;
  (2)厌学问题;
  (3)学习困难问题;
  (4)学习障碍问题。
  3、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自我”上
  (1)自我评价问题;
  (2)自我体验问题;
  (3)自制力问题。

当今社会是飞速发展的高度现代化社会,比以往任何社会带来的心理问题都要多。美国未来学家威廉预测:今后30年的变化在规模上可能等于过去两三个世纪的变化,一部分人会感到难以适应未来世界的变化而产生心理危机和心理不适应。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青少年由于经验不足,自身的心理结构又处于调整阶段,身心发育还不成熟,因而也就比成年人更难以承受和应付,就更易产生心理疾患。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要常抓不懈。
上一篇: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
下一篇: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大学生高血压健康知识及相关行为调查问卷

中小学生夏令营活动调查问卷表

淮安市淮阴区游泳学员学...

90或00后对游戏的消费心理及行为调查问卷表

淮安市中小学生足球布点学校现状调查问卷表

低年级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教师调查问卷表

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调查问卷表

用多媒体技术创新语文教育【2532字】

数字图像处理的温室作物...

北京三胎入户政策2023年,...

基于ZigBee的安防传感网的设计+源代码

《俄狄浦斯王》悲剧命运观研究

论當前电子商务的发展【3025字】

关于

茬知行教育理念引领下培...

大学生排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问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