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办公综合楼多联机中央空调系统设计+CAD图纸+计算书(22)
10 管道减震、消声、保温设计
10.1 空调系统的减震
空调系统的噪声除了通过空气传播到室内外,还能通过建筑物的结构和基础传播,例如:转动的风机,和压缩机所产生的振动可以直接传给基础,并以弹簧性波的形式从机器基础沿房屋结构传到其它房间,又以噪声的形式出现,因此,对空调系统振动机构削弱将能有效的降低噪声。削弱由机器传给基础的振动是用消除它们之间的刚性连接来实现的,即在振源的和它的基础之间安设避振构件(如弹簧减振器或橡皮软木等),可以使从振源传到的振动得到一定程度的头减弱。 在振源和它的基础之间安装弹性构件,可以减轻振动力通过基础传出,也可以在仪器和它的基础之间安装弹性构件来减轻外界振动对仪器的影响。在设计和选用隔振器时候,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当设备转速n >1500r/min时,宜选用橡胶,软木等弹性材料块或橡胶隔振器;设备转速n< 1500r/min时,宜用弹簧隔振器。
2)隔振器承受的荷载不应该超过允许工作荷载。
3)选择橡胶隔振器时,应考虑环境温度对隔振器压缩变形量的影响,计算压缩变形量宜按制造厂提供的极限压缩量的1/3~1/2采用。橡胶隔振器应尽量避免太阳直接照射或者油类接触。
4)为了减少设备的振动通过管道的传递量,通风机和水泵的进出口通过隔振软管与管道连接。
本空调工程,空调设备的减震措施是:在机组的基座上安装减震器,例如橡胶减震垫、弹簧复合减震器。水泵减震器设计根据所选的水泵有配套的底座以及减震器,风冷热泵机组也有配套的机座和减震装置。
10.2 空调系统的噪声控制
本工程空调系统的噪声控制措施为:在风管上安装消声弯头和消声箱;在空调机房的噪声达不到要求时,在空调机房墙内表面和楼板下表面涂吸声材料;当水泵房内的噪声达不到要求时,在墙内表面和楼板下表面涂吸声材料或安装消声器,有必要时可安装消声罩;安装在空调场所的吊顶式空调机组,在达不到噪声要求时,在机组箱体内,设一定的消声材料。
10.3 保温设计
10.3.1 风管的保温
为了减少空气在风道输送过程中的冷热量损失,以及防止风道表面在温度较高的非空调房间内结露,空调工程的风道都要保温。
保温材料目前使用的种类很多。如软木、聚笨乙烯泡沫塑料、超细玻璃棉、聚氨酯泡沫塑料等。对于敷设在非空调房间的风道,一般保温层厚度取25mm,风道刷沥青后与软木相粘结,聚氨酯泡沫塑料和超细玻璃棉等柔性材料可直接包扎。保温材料外面一般常以玻璃布或塑料薄膜包扎,以防保温材料与管壁间有空气流动,影响保温效果。
当风道敷设于室外时,要做好防雨防潮措施以及防止室外噪声随风道传入室内的措施。
10.3.2 水管的保温
保温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管道的冷损失和防止冷管路表面结露。根据要求,本设计选用柔性泡沫橡塑保温材料,施工中,立管保温每隔三米左右设计保温承重托环,其宽度为保温厚度的2/3。冷冻水管的保温结构中设置一层防潮层,防止大气中水蒸气和空气一起进入保温层并渗透而出现凝结水,破坏保温材料绝热性能。保护层选用镀锌铁皮,室内厚度δ = 0.5mm,室外厚度δ = 0.8mm。
11 结论
本文对上海莱士血液制品有限公司新建项目1号办公综合楼空调系统设计做了系统性介绍, 并着重介绍了空调风系统和水系统的设计、布置和计算过程。此外,还简单介绍了空调系统的消声减震和管道保温设计。设计中新风入口采用固定的防水百叶窗,以防雨水进入。在根据办公楼的实际情况,办公室和走道采用单层百叶风口;气流组织采用上送上回的方式,回风道均在吊顶上布置。建筑走道及中厅采用机械排烟,其余采用自然排烟。
共23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上一篇:
跨江单跨简支系杆拱桥设计+CAD图纸+模型
下一篇:
七层酒店客房中央空调系统设计+CAD图纸
某会议综合楼的消防设计
四层某校综合楼消防设计
滁州市质检中心综合楼设计+CAD图纸
盐城市第二十九中学综合...
南京博远机电公司1#办公楼...
盛田食品江苏沭阳有限公...
重庆市江口小学教研综合...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