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省道公路设计计算书+CAD图纸(8)
二级公路:最大纵坡为 5%。
本设计中设置最大纵坡为3.457%。
(2) 最小纵坡
各级公路的路堑以及其他横向排水不畅路段,为保证排水顺利,防止水浸路基,规定采用不小于0.3%的纵坡。当必须设计平坡(0.0%)或小于0.3%的坡度时,其边沟应做纵向排水设计。
本设计中设置最小纵坡为0.525%
(3) 最小坡长
如果坡长过短,变坡点增多,形成”锯齿形”的路段,容易造成行车起伏频繁,影响公路的服务水平,减小公路的使用寿命。为提高公路的平顺性,应减少纵坡上的转折点;两凸形竖曲线变坡点间的间距应满足行车视距的要求,同时也应保证在换档行驶时司机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和换档时间,通常汽车以计算行车速度行驶9s的行程可满足行车舒适和插入竖曲线的要求。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一级公路的 Smin=200m。
本设计中设置的最小坡长满足要求。
(4) 最大坡长
汽车沿长距离的陡坡上坡时,因需长时间低挡行驶,易引起发动机效率降低。下坡时,由于频繁刹车将缩短制动系统的使用寿命,影响行车安全。一般汽车的爬坡能力以末速度约降低至设计车速的一半考虑,对坡度的最大坡长应加以限。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二级公路的Smax=1100m。
本设计中设置的最大坡长满足要求。
(5) 平均纵坡
平均纵坡是衡量纵断面线形设计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为了合理运用最大纵坡、缓和坡段及坡长,应控制路线总长度内的平均纵坡,《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规定一级公路的平均纵坡以接近5.5%(相对高差为200-500米)和5%(相对高差大于500米)为宜。并注意连续3000m路段范围内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5.5%。
(4.1)
式中 i平均¬¬—平均纵坡
h—相对高差
L—路线长度
4.2.2竖曲线设计要求
为保证行车舒适平顺、安全、视距良好及满足平、竖曲线组合的要求,在变坡点处均应设置竖曲线。
(4) 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
对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的确定主要考虑:限制离心力不过大、汽车在跨线桥下行车视距的保证和夜间行车视距的保证和夜间行车前灯照射范围内的视距保证等三个方面。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建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二级公路取Rmin= 3000m的要求设计竖曲线
设计中设置的凹曲线最小半径为12000米。
(5)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
确定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主要考虑保证汽车行驶视距和汽车能够安全行驶通过曲线段。通常当汽车行驶在凸形竖曲线变坡点附近时,由于变坡角的影响在司机的视线范围内将产生盲区。此时司机的视距与变坡角的大小及视线高度有密切关系。当变坡角较小时,不设竖曲线也能保证视距,但变坡角较大时,必须设竖曲线以满足行车视距的要求。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建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二级公路取Rmin=4500m的要求设计竖曲线
设计中没有设置凸行竖曲线。
4.3竖曲线的计算(第一竖曲线为例)
4.1 竖曲线计算图
①桩号为K1+246.271,切线标高为207.916m,i1=-3.457%和i2=-1.3180%,R凹=12000m
1.计算竖曲线的基本要素
竖曲线长度 : L=R(i1-i2)=256.68m
切线长度 : T= =128.34m
2.求竖曲线起点和终点桩号
⑴竖曲线起点桩号:K1+246.271-128.34=K1+117.931
共9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上一篇:
高层住宅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CAD图纸
下一篇:
ANSYS小型别墅供热系统的设计说明书+CAD图纸
某会议综合楼的消防设计
二级公路桐千线公路设计
Midas牛家沟大桥设计4*40m先...
海南省三亚市某综合购物广场的空调系统设计
南京某酒店暖通空空调工程设计
南京市某医院门诊楼空调系统设计
浮式防波堤构型设计及消波性能分析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