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省道公路设计说明书+CAD图纸(9)
为保证行车舒适平顺、安全、视距良好及满足平、竖曲线组合的要求,在变坡点处均应设置竖曲线。
(4) 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
对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的确定主要考虑:限制离心力不过大、汽车在跨线桥下行车视距的保证和夜间行车视距的保证和夜间行车前灯照射范围内的视距保证等三个方面。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建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二级公路取Rmin=3000m的要求设计竖曲线
设计中设置的凹曲线最小半径为8000米。
(5)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
确定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主要考虑保证汽车行驶视距和汽车能够安全行驶通过曲线段。通常当汽车行驶在凸形竖曲线变坡点附近时,由于变坡角的影响在司机的视线范围内将产生盲区。此时司机的视距与变坡角的大小及视线高度有密切关系。当变坡角较小时,不设竖曲线也能保证视距,但变坡角较大时,必须设竖曲线以满足行车视距的要求。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建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二级公路取Rmin=4500m的要求设计竖曲线
设计中设置的凸曲线最小半径为38000米。
4.3竖曲线的计算
下面是本路线的竖曲线计算(以第一个竖曲线为例)
4.1 竖曲线计算图
桩号为K1+177.314,切线标高为203.897 m, ,
1.计算竖曲线的基本要素
竖曲线长度
切线长度
外距
2.求竖曲线起点和终点桩号
⑴竖曲线起点桩号:K1+177.314-176=K1+001.314
⑵竖曲线终点桩号:K1+177.314+176=K1+353.314
3.求各桩号的设计标高
(1)K1+001.314竖曲线起点
切线标高
设计标高
(2)K1+021.314处,至起点距离20m
切线标高
纵距
设计标高
(3)K1+041.314处,至起点距离40m
切线标高
纵距
设计标高
(4)K1+061.314处,至起点距离60m
切线标高
纵距
设计标高
(5)K1+081.314处,至起点距离80m
切线标高
纵距
设计标高
(6)K1+101.314处,至起点距离100m
切线标高
纵距
设计标高
(7)K1+121.314处,至起点距离120m
切线标高
纵距
设计标高
(8)K1+141.314处,至起点距离140m
切线标高
纵距
设计标高
(9)K1+161.314处,至起点距离160m
切线标高
纵距
设计标高
(10)K1+177.314处,竖曲线中点
切线标高 203.897m
设计标高 205.833m
(11)K1+193.314处,至终点距离160m
切线标高
共13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上一篇:
聚乙烯粉尘爆炸风险评估及防护研究
下一篇:
国际酒店空调系统设计+CAD图纸
某会议综合楼的消防设计
二级公路桐千线公路设计
Midas牛家沟大桥设计4*40m先...
海南省三亚市某综合购物广场的空调系统设计
南京某酒店暖通空空调工程设计
南京市某医院门诊楼空调系统设计
浮式防波堤构型设计及消波性能分析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