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忽略搬运 U

1。2。4 非物流因素分析

在对物流因素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辅助部门也需要在系统布置设计过程中考虑,也就是在分析企业的物流因素过程中,也要分析企业的非物流因素。如果企业的物料搬运过程中对应的物流对生产的影响不大或者并没有非常固定的物流时,企业的物流因素是不能够反映企业设施布置的具体现状的,因此不能根据物流因素分析进行企业设施布置的优化,所以企业在进行设施布置的过程中应该要考虑到非物流因素对产品生产的影响。在系统布置设计中,一般认为影响作业单位之间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的因素有以下方面:

①物流;②工艺流程;③作业性质相似;④使用相同的设备;⑤使用同一场所;⑥使用相同的文件档案;⑦使用相同的公用设施;⑧使用同一组人员;⑨工作联系频繁程度;⑩监督和管理方便;噪声、振动、烟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影响;服务的频繁和紧急程度。

缪瑟在SLP法中主张,在每个项目中,关键因素最好不超过8~10个。在确定了作业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的影响因素,就可以得出各作业单位间的关系密切程度等级,在SLP法中将作业单位间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等级划分为A、E、I、O、U、X,其含义及比例如下表所示。

表1-3  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等级表

符号 含义 说明 比例(%)

A 绝对重要 密切强度,绝对必要靠近 2-5

E 特别重要 密切强度,特别重要 3-10

I 重要 密切强度,重要的 5-15

O 一般密切程度 一般的密切强度 10-25

U 不重要 密切强度,不重要 45-80

X 负的密切程度 不希望接近、酌情而定

各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要求以及生产的产品和物料搬运情况来选择作业单位相互关系等级的理由,然后由该企业的专业人员对各作业单位间相互关系等级进行评价,作出非物流相互关系表。

1。2。5 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

一般按照下列步骤求得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

(1)对各作业单位进行物流分析,得出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

(2)确定各作业单位之间非物流的相互关系影响因素以及划分其对应等级,得出其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

(3)根据分析,比较物流因素与非物流因素得重要性程度。一般而言,物流与非物流的相互关系之间的重要性程度之比最好不超过1:3~3:1。当其比值小于1:3时,说明物流因素对产品生产的影响及其小,非物流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便是厂区设施布置的唯一考虑因素;反之亦然。在工作中,可以依据物流因素与非物流因素之间的重要性程度比取m:n=3:1、2:1、1:1、1:2、1:3,我们则可以把m:n称为加权值。

(4)将物流强度等级和非物流强度等级进行量化。一般来说,A=1,E=3,I=2,O=1,X=-1,可得出量化以后的物流相关表及非物流相互关系表。

上一篇:基于Kano模型的京东物流服务要素分析
下一篇:基于多目标规划的产品延伸服务优化配置研究

基于SLP的公共设施物流规...

基于TOC的推拉结合的四洋...

SLP东台市恒威工具厂物流...

SLP镇江柴油机厂物流设施规划与布置优化

SLP方法企业车间平面布置的分析与改善

SLP法布置与经路分析在某企业的应用

系统布置设计SLP企业生产物流管理研究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