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会计委派制在现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完善的措施,如明确委派会计人员的职权,健全相关制度等。

关键字:会计委派制;问题;对策

会计委派制(又称会计人员委派制)是指由会计委派主体(政府部门或产权管理部门)以所有者身份,对用人单位所需使用的会计人员论文网统一进行委派与管理的一种会计管理体制。其实质就是委派会计和委派者之间的一种委托和代理关系。委派制的目的是让执行监督的会计人员与被监督者的企业分离,不存在人事及经济利益关系,这样会计人员可根据会计法赋予的权利,对企业经营中各类违纪问题进行监督。会计委派的实践是1988年从基层开始的,经历了试验。试点和试行三个阶段,逐步在全国进行推广。这是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是一项较为复杂并且涉及面广的大工程。

会计委派制在实行以来,对严肃国家财经纪律,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约束机制和会计监督体系,加强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适用范围及具体操作中,还有不尽完善的地方。本文针对会计委派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完善的措施。

1会计委派制存在的问题

1。1会计委派制适用范围有一定的限制

所有制结构的多样化,客观上使得会计人员的统管统派无法全面实施。国家作为所有者,有权干预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控股企业的重要经营。财务政策,对会计人员的任命加以影响自然容易实施。但对于私营。外资企业,会计实行政府委派却难以执行。若把会计委派制作为解决会计假帐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的出路,最多也就管住了一部分企业。

同时,从会计委派制试点的实际运行来看,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效果比较明显,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会计信息的失真,遏制了贪污腐败经济犯罪行为的发生,有效地规范了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收支等管理。然而,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的试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委派会计人员对单位负责人及相关的经济业务的监督,但是它同时也弱化了会计本身所具有的管理决策等职能。尤其是在国有企业中,会计人员本应立足于企业,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负责,而不是把自己的本职工作看作监督。这也由此引发了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委派会计人员的抵触情绪,使得会计委派制的应用领域受到一定的限制。

1。2会计人员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现有会计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会计未接受任何专业培训,还有部分会计人员专业知识陈旧老化。当前的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有相当部分是因会计人员业务不熟,技术性错误造成的。会计委派制是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范围大,人员广。所委派的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平将直接影响会计委派制实施的效果。虽然选派会计人员采用公开招聘。择优录取的原则,并制定了一些具体的录用条件,同时有关机构也对委派会计人员进行了定期的培训,但由于在有限的时期内委派的人员多,加之人们对会计委派工作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因此难免会产生委派会计人员思想不过硬。素质不够高的问题。

1。3实施会计委派制具体操作存在的问题

理顺会计人员的利益关系仍然存在障碍,这种利益关系的理顺对于委派会计工作的实际成效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委派人员的身份没有明确。科学的定位,使委派人员在受派单位陷入了非常孤立被动的局面。

[1][2]下一页

上一篇:法國會计模式的启示【1373字】
下一篇:浅析现行企业會计制度执行中存茬的不足【1958字】

浅析青岛本土房地产企业...

浅析铁路施工企业基层项...

浅析铁路企业财务管理现状【1916字】

浅析通信服务企业核心人...

浅析通信企业全面预算管...

浅析西藏上市企业竞争战...

浅析融资租赁茬中小企业...

基于安卓平台的二维码会议管理系统设计

高校体育场馆效益研究【2772字】

企业科研管理中统计报表...

家电制造企业绿色供應链...

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法律...

农村幼儿教育开题报告

华夫饼国内外研究现状

透过家徽看日本文化家紋から見る日本文化

ASP.net+sqlserver会员管理系统设计

“时尚与旅游”电子杂志的设计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