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们将社工机构志愿者管理的模式归纳为“社工+义工”的模式,即一般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管理众多前来社工机构提供志愿服务的义工。不难理解,这种模式其实也是社工机构本身的性质来决定的。

4。1。2  “全职+兼职”的管理模式

在实际调研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社工机构的志愿者绝大多数都是兼职人员:社会组织A的志愿者一部分是在校大学生,一部分是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社会组织B的志愿活动绝大多数是由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提供的;社会组织C的志愿者则是机构负责人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的医生、律师等等;社会组织D与所在社区联系密切,所以它的的志愿者一部分是高校学生,另一部分是社区内的退休人员。

因此,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社工机构志愿者管理的模式也可以归纳为“全职+兼职”的管理模式。首先,社会工作是以一项职业活动的形式而存在的,其是由众多全职机构工作者来推动的一项事业。志愿者管理是社工机构发展的一项基本工作,这项工作必须交由全职机构工作者来负责。然后,绝大多数前来社工机构参与志愿服务的义工都是以兼职的形式参与进来的,例如:为数众多的在校大学生、高中生以及小学生,有工作的但热心公益的爱心人士等,当然也存在个别退休人员前来社会工作提供志愿服务的,但数量较少。

4。2  志愿者组织

4。2。1  “志愿者+志愿者”的管理模式

文章开头已经明晰志愿者组织的概念,其主要是由民间爱心人士发起,由一群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服务的爱心人士组成。所以,组织的负责人和管理者们本质上也都是一个个普通的志愿者。调研过程中,社会组织F的负责人这样谈到:“虽然我是组织的管理者,但我更是一名提供服务的志愿者,只不过我要起到带头作用,并且需要对组织事务进行常规管理。我认为,所有管理者的第一身份是志愿者,第二身份才是管理者。”这说明了组织负责人具有管理者和志愿者的双重身份,并且志愿者才是他们的基本身份。社会组织E的8位管理者也是从志愿者队伍中挑选出来的具有领导作用和管理才能的志愿者。他们本身不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高度的责任心和热忱的公益精神使他们担起了管理组织内部事务的责任。

因此,我们将志愿者组织志愿者管理的模式归纳为“志愿者+志愿者”的模式,即一般是由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本身就属于志愿者的组织负责人来管理众多前来提供服务的志愿者。“志愿者+志愿者”的管理模式强调的是组织的负责人或者管理者本质上还是和大家一样的志愿者,形式上虽是指挥与配合的关系,但本质上是平等的。

4。2。2  “兼职+兼职”的管理模式论文网

笔者在实际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志愿者组织的负责人或者管理者绝大多数都具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是在工作之余,利用自己的闲暇时光来经营管理这个组织。社会组织F的负责人孙先生在某派出所工作,而社会组织E的负责人殷女士在政府部门工作,他们都是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对组织事务进行规划和管理。再者,志愿者组织不是一个职业团体,绝大多数前来提供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也都具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热心公益,经常在工作之余参与志愿活动,充实精神生活。当然,我们并不排除极少数组织负责人或者志愿者是以全职工作人员的身份来管理组织或者参与志愿活动的,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暂不纳入我们讨论的范围。

上一篇:社工介入社区非警务活动的可行性分析
下一篇:广场舞热的原因分析

股权结构激励制度和公司绩效以能源行业为例

南京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建设现状和对策分析

联邦快递和顺丰快递竞争优势比较分析

基于单元生产的S电器公司...

基于R和Tableau的物资贸易集...

思源公司屏柜生产的需求...

主动性人格和员工的创新行为的关系研究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