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电梯和楼梯耦合条件下的人员疏散研究(2)
6.1对建筑物内部不熟悉的人员 23
6.2不能独立行动的人员 24
6.3不同人员疏散的探讨 24
7.总结 25
致谢 26
参考文献
27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世界的高层、超高层建筑都不断的涌现出来。人们也打着节约土地的旗号,不断地追求建筑的高度。如日本东京的Dentsu新总部办公大楼高度为48层;迪拜的哈利法塔高度为828m;沙特阿拉伯的麦加皇家钟塔高度为601m;预计于2018年竣工的吉达王国大厦的高度将达到1000m,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我国在高层建筑方面也在不断刷新纪录,如我国1994年建造的中央广播电视塔高度为405m;2003年建成的台北101大厦高度为508m;2009年建成的广州电视观光塔高度为610m。到2020年时,全世界预计有八座超过600m高度的建筑營立起来。但高层建筑有它的安全问题和火灾隐患,高层建筑有火灾荷载大、安全疏散困难、烟囱效应明显、扑救难度大等特征。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的伤亡,同时也会在社会上形成恶劣的影响,而如何快速、有效、安全的疏散成为世界性难题。
在传统疏散理念中,建筑物发生火灾,人们普遍认为,火灾时的高温烟气和极有可能蔓延、流淌到电梯井,并且导致电梯故障造成人员被困,进而受到烟、火威胁发生伤亡,所以都不用电梯来进行疏散。楼梯疏散则成了唯一的疏散方式。而如今高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楼梯疏散已经不能满足于现在的疏散条件。对于同时容纳几千、上万人的高层建筑而言,如果仅仅使用楼梯疏散,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将所有人员疏散出去,而这期间一旦火势失去控制或楼梯被破坏,必将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的伤亡。此时高层人员只可依靠直升机,云梯等来进行逃生,然而这种方式存在着风险,对救援人员的要求也很高,并且只适用于少数人员的逃生。此时此刻,我们就要探讨电梯疏散的可行性。然而世界上也有很多国家有过电梯逃生的成功案例,比如1996年10月28日,日本广岛 Motomachi 高层公寓楼火灾事件,经过调查其中有47%的人运用了电梯疏散、42%的人运用了楼梯疏散、7%的人运用了电梯与楼梯相结合的疏散方式。这其中有超过一半的人选择了电梯疏散,并且都安全逃生。由此可见,火灾发生后可以使用电梯疏散的,大部分受难者在极度恐慌的情况下,会无意中选择自己平时常用的交通路线逃生的,而电梯是高层建筑人员的首选,因此,大部分人在紧急情况下还是会选择,利用电梯疏散来逃生的。电梯也是有着自身的优势,如:速度快、载重量大,其钢门和钢筋混凝结构的电梯井具有一定防火功能,而且随着目前电梯的性能提高,并且出来了消防电梯,利用电梯疏散也就成为了可能。因此,本文设定在特定条件下,利用电梯以上特点,设置专门的电梯来进行垂直疏散,对高层建筑,乃至超高层建筑的人员疏散来说就具有重要意义,其完全可以有条件成为一种有效的疏散逃生手段。
当然,电梯有限,如果只用电梯疏散也是不可行的。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就是依靠电梯和楼梯相结合的疏散方式,然而如何达到疏散最优化,这才是本文所研究的重点。
1.2
文献综述
1.2.1国内研究现状
1.2.2国外研究现状
1.3本文章节安排
第一章:叙述研究这篇论文的背景及其意义,再根据
国内外
的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的综述。
第二章:简述高层建筑的疏散难点,介绍了常见的高层建筑的疏散方式以及疏散人员心理对疏散时间的影响。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信息技术中心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
下一篇:
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研究
股权结构激励制度和公司绩效以能源行业为例
南京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建设现状和对策分析
联邦快递和顺丰快递竞争优势比较分析
基于单元生产的S电器公司...
基于R和Tableau的物资贸易集...
思源公司屏柜生产的需求...
主动性人格和员工的创新行为的关系研究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