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为了促进现代农业的有利发展,电子商务大市场的建设需完成。[1]
2.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被纳入十一个重要行动中。[2]
3.2020年,首先建设成功一批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使用电子商务的县,来带动全国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建设。此外,提出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支持性政策,涵盖配套硬件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市场秩序规范等方面。[3]
二. “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困境
本文按照政策落实的顺序,将困境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在落实政策前期所遇到的困境,农民无法按照政策预期,开始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第二类是在推进政策中期所遇到的困境,农民在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过程中遇到了种种问题。第一类困境的解决是落实政策的前提,只有破解了前期的困境,政策才能真正开始落实。由于政策考虑到的背景条件与地方的现实条件有差距等原因,造成政策在地方的实施不具有可行性。例如,“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的出台是符合时代背景的。当代互联网普及率升高,现代人普遍具有上网的条件和能力。因此,指导农民使用“互联网+”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可行性。但是,有些地方由于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农民文化水平比较低等因素,不具备政策落实的基本条件,农户无法按照预期,使用互联网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导致政策在落实前期就遇到困境。
第二类困境的破解,即存在于推进政策中期的困境的破解,是顺畅推进政策的保障。在第一类困境解决的情况下,地方具备政策所预期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现代化农业生产、销售等行为,满足政策落实的各项基本条件。但是,在进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所没有预料到的、涵盖到的问题,导致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出现困难,无法达到政策预期的效果,因此,形成第二类困境。例如,在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的过程中,传统的中间商如集贸市场等逐渐消失,新型的中间商如电商平台等逐渐兴旺。大大小小的电商平台,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存在利用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急切心理,对农民实施诈骗、拉拢传销等行为。而如何加强对电商平台这类新型中间商的监管,保障农民的利益,是“互联网+”现代农业政策所没有涵盖到的问题,因此需要调整政策,出台配套政策,来破解困境,使农民利用电商等平台进行现代农产品销售没有后顾之忧。
上一篇:薪酬公平对90后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
下一篇: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行为研究

互联网语境下上海当代艺...

互联网时代的整合营销传...

基于AHP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创新绩效评价的研究

互联网+下现代企业数据化...

中国互联网行业女性职位升迁研究

梅溪书院“O+O”营销策略分析

互联网视野下的政府治理模式研究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