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    16
4.2.3 推动外贸转型升级    16
4.2.4 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17
5 扬州市政府调生产,促发展的政策工具    17
5.1 市场化工具    17
5.2 工商管理技术    17
5.3 社会化手段    18
结论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1 引言
  扬州作为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经济圈的节点,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江苏省中部、江淮平原的南端、长江下游的北岸,也是我国南水北调这一重点水利工程的主要水源地。向南眺望,扬州受到上海、苏南等地区经济辐射;向北远瞻,扬州是拉动苏北经济发展的主力城市。古城扬州在中国历史记载上是我国对外交流的四大港口之一,也是就东南地区而言,最大的都会。
近年来,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水平已跻身于世界经济前列。在江苏省,与扬州相似的几座城市,如常州和南通,经济发展迅猛,可是扬州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缓,由于劳动力资源匮乏、对外贸易量减少等原因出现了投资增长乏力、消费市场大范围紧缩等问题。
本文在对国内外经济影响因素的文献的研究基础上,针对影响扬州经济发展的生产因素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扬州今后的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参考。
2 扬州发展概况
2.1 扬州宏观经济发展概况
2.1.1 扬州GDP发展及其增长速度
根据扬州统计局数据,2013年扬州市全市实现GDP达3252.01亿元,约占江苏省总量的5%,排在第8位。扬州区域生产总值从可比价上来看,与去年相比增长了12%。扬州市人均GDP高达72774元,增长了11.9%。近年来,扬州市的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过程中,与2012年的7:53:40相比,2013年三大产业结构为6.9:52.1:41。由图1可以看出,近五年扬州地区生产总值逐年上涨,但增速却逐年递减,经济增长出现乏力状态。
资料来源:2013年 扬州市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2.1.2 扬州劳动力资源概况
资料来源:年江苏省统计年鉴
从图2可以看到,在整个江苏省中扬州的从业人数一直居于末位,2013年排在了倒数第三位。与江苏省中其他的城市相比,扬州市劳动力资源相对匮乏。由图3,表2可以看出,从劳动力总量上看,2013年扬州从业人员人数约288.15万人,包括第一产业约49.28万人次,第二产业约125.27万人次,第三产业约108.22万人次。由图3、4可以看出,2012年起扬州的从业人数开始下降,2012年下降了12.51个百分点,而2013年也是下降了1.28个百分点。近两年的从业人数(从业人数是人口中参加经济活动的人口数,不包括从事家务劳动人口、就学人口、长期患病不能工作人口、年老或退休人口等)出现了大幅减少。而扬州属于四线城市,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口众多,也就是说扬州市从业人数占劳动力资源的绝大多数。因此,近两年扬州从业人数的大幅度减少,表明扬州劳动力资源相当匮乏。
上一篇: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救助中的作用
下一篇:中国瑞士酒店管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

Minitab生产过程质量特性分析与控制

基于价值流的D公司生产线标准作业研究

基于约束理论的企业生产能力的提升研究

5W1H+ECRS瓶颈的生产线动态平衡研究

动作经济原则在纬创手机...

基于单元生产的S电器公司...

基于基础IE的生产线现场改善研究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