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家庭养老观念的代际变迁研究+文献综述(5)
滁州市民政局力求强化政策导向和扶持,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服务机构,培育多种服务方式的养老服务主体,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养老服务需求。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到2015年,达到初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养老服务体系的目标。滁州市近年来的经济、文化、制度的快速发展使得该市逐渐迈向城市现代化建设,老人依赖子女度过晚年生活已经不是唯一出路,因而“有子老不愁”的观念正逐步削弱,家庭养老观念也被社会养老分一杯羹。
(二) 安徽省滁州市家庭养老观念代际现状
随着社会分化的加速,传统家庭中的生产功能已转移给专门化的社会组织,现代家庭生活的机械化、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闲暇时间明显增多。
以安徽省滁州市为例对,养老观念代际变迁的比较研究表明:养老观念的代际差异显著,在经济支持观方面,青年人更主张经济自我养老,中年人对于选择自我养老还是家庭养老趋于分化,老年人更多的依赖于家庭养老;在生活照料观方面,老、中两代人差异较小而青年人与老、中两代人差异显著;情感慰藉观方面,中、青两代人之间的差异较小,而老、中两代人之间的差异十分显著。
表1 家庭养老观念变迁现状
岁数 家庭养老 社会养老
56岁以上 95% 5%
31岁—55岁 60% 40%
18岁—30岁 33% 67%
资料来源:问卷分析所得
(三) 安徽省滁州市家庭养老观念产生代际变迁的因素分析
家庭代际养老的一些基本现状以及概念笔者已经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界定,关于家庭养老观念发生变化的深入探讨,首先应当从其原因分析。针对这种方面复杂因素的交错分析,笔者主要从以下三大视角进行分析:个人、市场、家庭。有学者认为,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是与落后的经济条件相联系的。在不发达的封闭的经济条件下,父母控制家庭财富和分配家庭财富,从而形成“崇老文化”。从上世纪80 年代开始,伴随着子女在家庭中经济地位的提高,父母的社会地位则开始退居其次。个体价值的确定,动摇了传统家庭的伦理基础。经济条件的改善真的会导致家庭观念的弱化?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经济条件与家庭养老观念产生代际变迁并没有显著联系,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带来的各种精髓无疑促使家庭养老观念代际变迁,因此笔者把市场列为其中一个分析因素。
1、 个人
个人作为社会发展以及养老观念的核心,它对于发生变迁具有关键性作用。随着社会逐渐发展,个人能力也发上了巨大飞跃。
首先,个人文化水平发生比较明显地提升。2011年安徽省6岁及6岁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中,平均每十万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7051人,高中文化和中专程度12897人,初中文化程度38817人,小学文化程度28659人;2010年安徽省6岁及6岁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中,平均每十万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350人,高中文化程度8813人,初中文化程度37103人,小学文化程度31695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平均每十万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减少了5667人,减少15.2%;拥有初中、高中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分别增加了4227、1160和1238人,分别增长12.9%、3.8%和59.8%。曾有学者对四川家庭观念进行分析,文化程度越高,家庭养老观念越浓厚。
共6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
上海市体育本体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一篇:
与学龄前儿童的沟通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上海高龄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研究
农村老人养老意愿研究以斗龙村为例
养老方式选择的代际差异以山西省太谷县为例
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对养老观念的影响研究
公办与民办养老机构医疗...
家庭暴力问题的社会工作干预研究
离婚现象探讨基于爱相随...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