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粤澳服务业合作发展建议    9
㈠缩小制度差异,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9
㈡合理分工,谋求错位发展    10
㈢加强联合宣传推广粤港合作    10
㈣扩大两地专业服务资格互认范围,加强人才培养    11
㈤提高政府运作效率和透明度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粤港服务业合作发展前景分析
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粤港合作的重心逐步由工业向服务业转移,香港的服务业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持,因而需要巨大的国内市场;广东处于经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阶段,加强与香港服务业的合作对经济的发展有相当重大的意义。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在1980-2014年中,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 22%升至48.2%,服务业吸收就业比重也由13.0%增加到46.1% 。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越高,就表示着其城市的服务功能越强。而现在服务业的发展以及比重,成为衡量这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其内部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根据国家科技部在2012年2月22日发布的第70号
文件所指“现代服务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它不仅包括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它成为
经济结构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在现在以及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对我们国家经济结构的提高、转变和现代化与国际化的提升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广东和香港的关系由来已久,源远流长,香港7,184,000 人中,约有90%祖籍为广东。在地理位置上,香港位于广东的南端,在珠江出口的东方,两地一衣带水,紧密相连。由于两地地理位置上面的紧密联系,自从改革开放后,两地的经济就一直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东利用其紧邻香港的地理位置优势,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优先得到港资的支持,并且利用资源资源、劳动力和土地等优势,开办工厂,组织产品的生产、加工等,逐步扮演了“后厂”的角色。而香港,则利用其开放港口优势,承接了海外的产品订单,并且对产品进行研发、质控等,逐步扮演了“前店”的角色。在香港回归的时候,“前店后厂”的格局已经大体形成了。在广东和香港的“前店后厂”的模式中,是通过以市场为基础,以各种条件的比较优势为主要原则,进行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通过这种模式下成长的香港迅速成长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商贸中心,而广东则高速催生了珠三角这一带的神速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工厂,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粤港通过这中联系紧密、互利共生、活力强盛和增长能力持久的经济增长,成为颇负盛名的“金三角经济区”。
地域近、人缘亲、血脉同,岭南文化一脉相承,两地之间的交流往来十分密切。随着改革开放和港澳回归,两地交流日益密切。随着CEPA的签订和实施,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地合作的节奏变得更加快,力度也更大,效果也更加明显。
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前店后厂”模式的建立以及发展,确实很大地促进了粤港两地经济的发展。但是,就目前的发展程度而言,依然是属于区域间比较低层次的合作。对广东来说,依然处于香港发展套路中,并没有走出来。广东制造业的发展很大一部分受惠于香港制造业的转移,并没有经过自己的真正的改造消化。因此,其经济模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对香港模式的复制。
上一篇:顺德区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沪港通的市场机制研究

论合作治理体系中的政府角色

盱眙中亚养鸡合作社分销...

浅谈小微企业间合作共赢机制【2906字】

浅谈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

浅谈企业學校合作共同培...

企业合作技术创新困境的...

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创新...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