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广东省第三产业发展对就业结构的影响(3)
各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进程中也验证了配第—克拉克定理。一个国家在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对较低时,国内的第一产业劳动力占就业人口比重相对也较大,国家需要更多劳动力发展第一产业以满足温饱问题。除第一产业外的其他产业的劳动力占就业人口比重相对较低。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劳动力逐步会向第二产业转移,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后人们开始关注住房交通等问题。工业等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较高得薪酬吸引更多得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劳动力开始向第三产业转移。目前,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都已超过7成。
② 兹涅茨法则
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克拉克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增大了研究范围,通过对50个多国家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通过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产业分布两个方面,对产业结构的变动做了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除了说明各产业的劳动力比重规律以外,也说明了当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第三产业取代第二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力。
③二元经济理论
二元经济理论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Lewis,1954)提出,后来由费景汉(John C.H.Fei)、拉尼斯(Gustav Ranis)、托达罗(Michael P.Todaro)等学者又对其进行了改进。
刘易斯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1954)中指出,发展中国家具有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其中,传统部门劳动生产率低下,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劳动力接近无限供给。随着现代部门不断吸收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当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成,达到刘易斯转折点,二元劳动力市场则实现一体化。
费景汉和拉尼斯指出劳动力随经济发展转移过程应该分为三个阶段。工业部门吸收劳动力达到一定数量时,农产品开始短缺,工业部门的工资开始上涨,劳动力转移速度变慢。相对刘易斯模型,费景汉和拉尼斯认为工业部门吸收劳动力吸收到一定程度会逐渐缓慢,最终达到饱和。
托达罗认为,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是源于城乡收入水平差异和获得城市工作的可能性。
(2)国内相关理论
①姜渔等编写的《中国就业结构研究》(1986)是最早详细研究我国就业结构的著作。该书论述了80年代初我国就业结构的现状、特点与成因,并对我国未来就业结构趋势进行分析研究。
②奉莹在《中国就业结构演变及就业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研究》(2009)中运用人工神经
网络
的方法建立就业结构演变模型,指出产业结构变为“三二一”的梯度分布时间将晚于就业结构变为“三二一”的梯度分布。
③吴谨在《四川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关系的实证研究》(2010)中,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线性回归等方法测算四川省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并得出第三产业有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但就业结构的调整存在滞后。从1978年到2007年,四川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从一〉二〉三的形式转变为二〉三〉一,但就业结构没有调整为二〉三〉一,而是呈现一〉三〉二的状态。
④魏坐磊在《第三产业发展对广东就业促进的实证分析》中指出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城市为依托,广东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各地区城市化水平差距比较。因此,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进程必须与城市化进程结合。
⑤刘晶晶在《我国第三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研究》中指出我国第三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规模的影响具有促进和抑制的双重作用。
⑥王庆丰在《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中指出工业化发展战略,对外开放程度和救赎进步是导致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失衡的主要影响因素。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我国企业投资风险与防范
下一篇:
“翼支付”在大学生市场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第三方物流企业丹阳飓风...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竞争策略研究+SWOT分析
商业第三方评估在政府绩...
城市旅游演艺产业发展与...
江苏旅游演艺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
浅谈货运代理企业如何向...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