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专业对口率低的原因 7

1. 毕业生选择专业的初期就缺乏兴趣 7

2. 毕业生对社工现状与前景的失望 8

3. 学校实践性弱 8

4. 社工薪资低 8

5. 社工机构缺少支持来源 9

6. 社会工作岗位设置不足 9

7. 资讯流通不畅 9

8. 社会认同感差 10

(二) 关于社会工作的认同感分析 10

六、 建议 12

(一) 对现状的改善建议 12

(二) 社会工作领域的吸引点 13

七、 结语 14

致谢 15

附录 15

参考文献 16 

绪 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致使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在中国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社会问题呈现复杂化、多样化的趋势。社会矛盾涉及的人群不再局限于大众认知上的弱势群体,更多的群体被划为服务对象。此时只有合理及时得发挥公共设置及社会服务的作用,才能帮助服务对象取得有利的资源,解决其问题,最终有效的缓解社会问题。而社会工作专业正是国家为了更好的达到以上效果设立的专业,是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更好的解决社会问题而出现的。

但是现今,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数只占毕业生很小一部分,多数学生毕业后选择进入非专业相关的行业。快速发展的物质生活、人们更倾向于追求利益成果、多数的家长甚至社会大众并不认同理解此行业、学生本身对社工的工作并不感兴趣、社会工作行业本身的发展相对中国的发展并不良好,等等原因都促使他们在择业时放弃选择对口专业。从而造成社会工作相关行业缺少专业人才,这也意着社工发展缓慢,不能权威、有效率的支持到弱势群体,受助对象不能更全面的得到社会资源和社会福利,而他们的问题也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社会功能不完善,社会矛盾增长,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秩序。

一、 研究背景

1979年,社会学在中国重设,八十年代后期社会工作也成为一门课程出现。之后全国社会工作的教育事业陆续兴起。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做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此政策支持的基础上高校在社会工作专业上更加重视加强,此专业取得蓬勃发展。每年各教育渠道产生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一万之多,然而,调查显示,在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中,只有10%-30% 的学生最终选择了“社会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 ]源-自/吹冰+文,论^文'网]www.chuibin.com

上一篇:上海社会组织状况研究分布特征和变迁
下一篇:可口可乐企业公共关系研究

上海浦东新区长期护理服务质量研究

互联网语境下上海当代艺...

个体化时代的空巢青年研究上海市的田野调查

上海高龄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研究

上海市松江区区域旅游产...

对接上海自贸区的对策研究以镇江为例

企业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