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对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内涵和特征的分析,建立由人口、经济、生活质量、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这5个因素构成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测评体系,运用熵值评价法,对江苏省13 个省辖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区分为5个等级类别:最高(无锡、苏州)、较高(南京、常州)、中等(镇江、南通、扬州)、较低(泰州、徐州、盐城)和最低(淮安、连云港、宿迁),苏南、苏中和苏北存在空间分布差异,并且新型城镇化水平南北差异较大。各省辖市经济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与城镇化水平的相关性也最强,表明经济发展作为主要因素,影响和推动着江苏省新型城镇化进程。56212

毕业论文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测评体系,熵值评价法,江苏省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ew urbanization,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to establish a new evaluation system by the population, economy, quality of life, infrastructure, environmental factors constituted,  use entropy evaluation, 13 city in Jiangsu Province for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Jiangsu Province, the new comprehensive level of urbanization is pided into five grades categories: the highest (Wuxi, Suzhou), high (Nanjing, Changzhou), medium (Zhenjiang, Nantong, Yangzhou), low (Taizhou, Xuzhou, Yancheng) and minimum (Huaian, Lianyungang, Suqian), the presence of southern, central and northern spatial distribution differences, and larger new north-south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Differenc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round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level city larg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level of urbanization is also the strongest correlation, indicating that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Keywords:New urbanization, evaluation system, entropy evaluation method, Jiangsu

目 录

1 引言 4

2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5

3 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测度 6

3.1 测评体系构建 6

3.2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7

3.3 测评方法 7

4 江苏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8

4.1 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 9

4.2 评价因素分析 10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6

1 引言

伴随着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城镇化(城市化)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1]。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城镇化率逐步提高。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47.5%,进入城镇化的加速期[2]。城镇化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建造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城镇住宅,增加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劲动力[3];另一方面,快速城镇化也暴露出诸如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生态环境恶化,城镇化速度与产业结构失调,城镇体系不合理,城镇功能和集聚能力较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等问题[4]。这些矛盾阻碍着我国城镇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悖于建设和谐社会的主旨。因此,我国需要走一条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新型城镇化(城市化)是推进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着力点[5]。有关新型城镇化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新型城镇化及其发展道路的内涵与特征[6-12]、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13-14]、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15-17]等方面,就其区域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尚不多见。城镇化水平测评方法有单一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这两种方法。我国长期以城镇人口比重、非农业人口比重、城市用地等单一指标来统计和界定区域城镇化水平,彰显出表征性强、便于处理等优点,缺点是不能够全面地反映新型城镇化水平的丰富内涵[18];复合指标法是从人口、经济、生活方式等方面选取能反映城镇各方面特征的指标体系,借助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等定量方法进行指标赋权,采用相应的数学模型分析评价区域城镇化水平及其与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耦合互动关系[19-22]。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采用复合指标法,既注重城镇化数量规模的增加,更侧重其质量内涵的提升。如胡际权[23]提出经济集约、社会和谐、政治文明、生态环境建设等指标构成的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牛文元等[25]构建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指标体系,由城乡发展动力系统、城乡发展质量系统和城乡发展公平系统3大体系、8大状态、21个变量和50个要素组成,并对中国50个重要城市做了实证评价。然而,以上研究要么缺乏实证分析,要么指标体系庞杂,指标数据获取较困难,城乡划分含混等,造成城镇化评价操作上的难度、或者结果失信。

上一篇:钻石模型国产手机小米国际竞争力的分析
下一篇:Fragstats淮安城市景观格局的空间尺度效应分析

江苏省城市空气污染指数影响因素分析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以常熟市为例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对碳排...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扬州市...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治理研究

农村养老观念的区域差异...

江苏省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