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考核结果的指导性作用难以发挥                                                                    

虽然法律要求要将公务员的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受考者本人,但事实上公务员不知晓自己的考核结果绝不是个别现象。公务员考核对于公务员的激励、导向作用,主要就是通过将公务员的奖惩、职位升降与考核结果挂钩来实现的。然而,我国公务员考核结果在兑现环节上还缺乏力度。首先,对优秀公务员的奖励力度不够。其次,考核与晋升、培训等环节脱钩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最后,对不称职的公务员的难处理。[6]如果考核结果不能发挥作用,那么考核本身就只能是一个“花瓶”。

上一篇:全球化下中国的周边安全
下一篇: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社会基层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基于干中学理论的员工培训形式与方法研究

基层人大代表中独立候选人现象探究

基于约束理论的企业生产能力的提升研究

基于扎根理论的政府购买...

论华为手机的竞争优势

基于排队论的某高校公共...

磷烯-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热电性质理论研究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