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国内和国外的实证研究结果并没有完全印证上述观点。产生的研究结果并不统一。一种观点认为女性的幸福感不如男性幸福感高。杨宏飞于2002年研究了301位小学教师幸福感的情况,采用人面量表的方式,结果表明男性教师幸福感明显要比女教师幸福感更强烈。段建华在1976年对大学生群体幸福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其结果表明女性负面情绪明显高于男性。辛自强和池丽萍在2001年对304位成年人进行幸福感评估,结果发现女性正面情绪少于男性;Chou Kee一Lee于1999年对18一20岁的青年人测量他们的幸福感水平,结果显示,男性积极情绪比女性强烈,消极情绪比女性少;梅锦荣在1999年对554位70岁以上的高龄人群,结果表明,男性老人对生活的幸福感高于女性老年人,消极情绪也明显更低。另一种观点是男性幸福感高不如女性高。实证案例有苗元江和余嘉元在2003年对大学生幸福水平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男性大学生所具有的幸福感以及满意度都不如女性大学强烈,研究把这现象归因于女性大学生比男性大学生更易于知足,容易袒露心声,沟通阻碍较少,男性大学生一般踌躇满志,喜怒不形于色,控制自己情绪的表露,更加压抑真性情的表达。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男性和女性的幸福感程度总体无明显差别。市政案例有何瑛子在2000年从以往的很多研究数据来看,男性与女性总体上的幸福水平并无明显差别[24]。

上一篇:公共政策宣传方式研究民国时期“两年禁烟、六年禁毒”政策
下一篇:南京国民政府两年禁毒六年禁烟政策的利益博弈分析

镇江乡村旅游地居民社区参与问题研究

农村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当地居民参与乡村生态旅...

淮安市城市形态与交通碳...

封闭小区向开放小区转变...

法治政府建设对提升公众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