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表清单

表序号 表名称 页码

表2-1 常州市2006-2015 年 GDP 及人均 GDP 分析 2

表2-2 2007—2013 年城镇化水平比较 3

表2-3 常州市教育事业基本情况(2009-2014年) 4

表2-4 常州市卫生条件(2008-2014年) 4

表2-5 常州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城乡收入比分析 5

表2-6 常州市 2009-2015 年恩格尔系数分析 6

1 绪论 

1。1城乡一体化含义

城乡一体化,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和现代化都来到了一个全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废除我国现有的城乡二元体制机制,让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的同等的福利与待遇,不断缩小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差距,使城镇与农村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1]。

1。2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推进城乡一体化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加快推进建设现代化城市与农村的步伐,有助于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有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有助于人民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是我国改革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文献综述

2 常州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2。1常州市简介

常州位于长江金三角地区,是江苏省地级市。与苏州,无锡相邻,三者共同构成苏锡常都市圈。常州拥有着3200多年左右的历史,是一座充满着历史文化气息的古城,被誉为龙城,同时也是一座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常州于1949年设市,目前有五个行政区分别为天宁区、钟楼区、新北区、武进区、金坛区以及一个县级市溧阳市。截止2015年全市总面积4385平方公里,全市户籍总人口368。64万人[2]。

2。2常州市城乡一体化现状

常州市一直坚持贯彻以提升城镇化质量为主线,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方针。通过常州市2015年统计局的报告,截止2015年底常州市的城镇化率达到了68。7%,超出全国城镇化率平均水平13。9%。2015年常州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3948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133元;全市城镇体系和总体规划

布局日益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98%以上;现代产业与新型农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时,为了加快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化转移的进程,常州截止到2015年已发放居住在100万余张,持有居住证的人可以在常州享受各类公共服务[3]。 

2。3评价城乡一体化的指标

一个地区的城乡一体化表现为:这个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城镇与农村各方面差距不断缩小,最终城镇和农村实现共同富裕。鉴于评价城乡一体化的指标非常多,所以本文只能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来验证城乡一体化其中包括常州市GDP总量,人均 GDP,城镇化率,教育、卫生条件,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城乡收入比分析,城乡恩格尔系数[4]。

上一篇:庐山不同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及空间格局
下一篇:苏省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差异分析

苏州市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的耦合关系分析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以常熟市为例

企业员工关系中存在的问...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对碳排...

扬州市旅行社发展租车旅游产品的可行性研究

社区治理创新下居委会角...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扬州市...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