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图3-5 透水铺装 7

图3-6 雨水流向分析 7

图3-7 路缘石开口 8

图3-8 水景分析 8

图3-9 雨水花园绿地结构 9

图3-10 旱溪效果 10

图3-11 台阶地形 11

图3-12 入口小广场效果 11

图3-13 活动广场 12

表清单

表序号 表名称 页码

表3-1 主要使用植物列表 12

1 绪论

随着城镇化的大力发展,城市中的灰色建筑和基础设施渐渐增多,而绿地却渐渐减少,因而城市下垫面产生了很大变化,不透水地表越来越多,改变了原有的水文条件,引发一系列城市雨洪问题和环境、生态问题。而我国城市尚处于雨水利用初期发展阶段,雨水利用率很低[1],为解决雨洪问题带来的城市安全隐患,国家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要求[2]。基于以上背景,我国城市急需建立一套排、滞、蓄相结合的雨水利用系统,雨水花园就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技术[3]。论文网

大学校园作为城市中的土地,因为人口稠密且开发强度高,也面对着同样的考验。近几年来,我国各地高校普遍实行扩招、合并,现在,许多大学都面临着改建、扩建、新建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高等教育的物质依托,大学校园环境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4]。此次要改造的校园绿地可以进行雨水花园的生态雨水基础设施设计,并以此大量吸纳雨水、储存雨水,并在储存的过程中对雨水进行过滤和净化处理,再回用到校园绿地灌溉中[5]。

此次设计根据校园内的实际情况将废弃足球场和周边绿地改造为雨水花园,将公园绿地和雨洪管理设施建设结合起来,提高绿地的综合功能。绿地原为足球场,上植草坪,但由于缺乏管理并不十分美观,将它改造成雨水花园美化校园环境并给师生提供活动和休憩环境。并且缓解校园雨水系统负担,一方面,缓解校园下雨时的积水压力;另一方面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回用解决校园过多依赖自来水的现状,对校园绿地灌溉用水和景观的补水需求挺供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削减雨水径流污染负荷。最后通过雨水花园这样形象直接的展示提醒大家珍惜水资源,并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们灌输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意识[6]。

2项目概况:

2。1 地理位置

基地位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泉山区江苏师范大学内。徐州市位于华北平原东南部,在东经116°22′~118°40′和北纬33°43′~34°58′之间。徐州地处江苏省西北部、华北平原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北倚微山湖,西连萧县,东临连云港,南接宿迁,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徐州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7]。

2。2 场地现状

基地分为东西两块,中间由一条道路隔开。基地东侧为一排一层的校医务室,南侧为敬文图书馆,西侧为外国语学院教学楼,东侧为田家炳工学院教学楼及楼前小片绿地。基地占地面积约为0。8公顷。东边的基地原为足球场,因学校另有设施更为完善的足球场,因而这片基地很少被利用。上面的草坪由于缺乏管理并不是十分美观。西边的基地为一小片稍作绿化但道路等设施不够完善的绿地(图2-1)。

上一篇:苏省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差异分析
下一篇:徐州市无名山公园的人群行为特征研究

校园咖啡馆营销环境分析与定位+SWOT分析

江苏省城市空气污染指数影响因素分析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

民营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存...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对碳排...

农村养老观念的区域差异...

江苏自驾车营地建设研究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