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治理的路径与思考 11

(一)参与治理的路径分析 11

(二)对社会组织的几点思考 13

参考文献 14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1。 研究背景

在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农村社会治理中过程,国家出于节约行政成本的考 虑,利用传统儒家文化的规范和乡村精英协调对农村社会实现自我管理,充分发 挥了基层社会的自治作用。随着近代国家政权建设进程加剧,国家行政权力试图 通过控制乡村社会,来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工业化,强力控制乡村社会,对乡村 社会自治传统造成了极大破坏。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家权力从乡村社会撤出, 农民的自主性增强,社会自我整合能力提升,特别是通过村民自治制度,逐步实 现自我治理①。

但是,基于与村民自治制度结合“乡政村治”模式是国家的一种行政制度安 排②,在农村社会转型中,随着基层政府行政管理机构膨胀,治理理念落后,治 理体制不完善,治理主体单一和管理资源缺失等诸多问题,不但不能适应农村经 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更不能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强烈的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需求。

此外,加强农村社会治理,也是建设社会zhuyi新农村和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 要求,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对于应对社会转型、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前,国家和 政府也逐渐关注农村社会治理问题,并在历次国家和的重大会议上提出,加强 农村社会治理的理念和目标。

在农村治理的路径方面,不论是“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即,公司+农户”的 “小岗村模式”,还是以农户为独立单位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乃至两者相 结合的“农户+网络+公司”滚动发展的“沙集模式”,都是以管理方式带动经济 发展的治理模式,仿佛农村经济发展了“三农”问题自然解决了。但在综合治理, 解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具体问题方面还没有“补足式”的治理模式。

2。 研究目的

通过调查、访问掌握现阶段农村居民在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需求。在掌握 具体需求后,探索解决这些需求的思路与方法,形成能补全现有农村管理模式中

①    高宁泽。 转型期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研究[D]。郑州大学,2014。

②   牛春生。  定陶县农村社会治理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

不足的“补足式”治理模式。尝试研究社会组织参与农村治理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农村基层治理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涉及到体制创新、组织创新、文化创新、

社会公平和人的进步,是当前推进破解“三农”问题的一个基础性的问题。满足 居民需求是农村社会治理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关注在“居民需求”方面。现 在政府在农村基层治理上的重点集中在体制、组织的创新,同事兼顾了社会公平 的建设,用自上而下的力量为解决“三农”问题打下基础,在对农村居民的需求 方面关注较少。论文网

社会组织的功能在现代社会里,人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需要,大部分是通 过社会组织来满足的。人们无论从生理上还是智力上都无法以个人的形式满足自 己的需要,只能以群体的形式来加强满足需要的能力。本文通过作者在竞争性营 利组织中的服务型社会组织的实习经历,对该类型社会组织有一定的认识,发现 服务型社会组织提供的相关服务,于农村居民在生产、生活的部分需求相吻合。 服务型社会组织提供的社会服务可以,可以辅助农村居民的进步,填补现阶段政 府力量在农村基层治理方面对人关注不足的缺点。

上一篇:师范大学生网络消费现状研究
下一篇:地方高校女大学生创业意愿研究

镇江乡村旅游地居民社区参与问题研究

基于微信网络政治参与的缺陷及其完善探析

以社会责任构建信念伦理

志愿服务参与因素意愿及现状

农村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论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

当地居民参与乡村生态旅...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