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雷鹏,陈旭,关幼萌。中国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系统研究述评[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11):148-152。

3  梁维。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以湖南省沅江市泗湖山镇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1。

4    丁宇,谭凝。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留守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研究[J]。教学管理,2015(10):11-13。

5   赵景欣,刘 霞,申继亮。留守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其抑郁、孤独之间的关系—基于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视角[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1):36- 42。

6    梁维。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以湖南省沅江市泗湖山镇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1。

7    胡嘉驹。留守儿童朋辈支持研究--以银杏叶小组为例[D]。云南:云南大学,2015。

第 4  页本 科 毕 业 论   文

预、巩固和评估四个层面建构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系统1。 东波(2009)认为应运用社会资源,使被支持者与支持者之间平等交流,从而建立社会

支持系统2。

从现有研究看,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有的从家庭、学校、社会和政 府层面进行阐述,比较全面。而有的学者的研究则有失偏颇。

1。2。4 总结

已有的研究在选取农村留守儿童样本时,样本数量不够大,覆盖面不够广,难免比较单 一。大多研究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上,不够贴近留守儿童的实际生活,难以真正建立起适合、 适宜、适应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

大多数研究都是从社会支持系统主体方面来阐述,很少有涉及到留守儿童自身方面的研 究。未来我们的研究要认识到留守儿童的个体差异性,让具有个体差异性的留守儿童积极领 悟社会支持,同时让社会支持主体之间、社会支持主体与留守儿童双方形成良性互动。

1。3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与访谈来研究论题。 首先,运用文献法进行大量的文献查阅与搜集,利用图书馆以及互联网进行文献搜索,

选出可以参考的文献,进而加以整理、分类,为撰写论文打下基础。 其次,是调查问卷法。选取庙山镇中心小学与庙山镇初级中学以及庙山镇下属的薛庄小

学与黄村小学四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每个学校发放 50 份调查问卷,统共发放 200 份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 192 份。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现状以及社会支持近况,得 到第一手资料,从而进行数据分析并进行研究。

最后,是访谈法。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监护人、老师、庙山镇相关社会组织与政府 部门进行访谈,获取这一群体各个方面的支持现状。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农村留守儿童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学界有不同定义。笔者发现,为厘清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 学者主要从以下几点内容进行界定。

1    熊文礼。构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工作体系研究--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D]。中南民族大学,2013。

2    东波。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模式探微[J]。学术交流,2009(05):133-135。

本 科 毕 业 论   文第 5 页 一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类型。范方、桑标等认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双亲都长年在外打 工1。李雪美、黄莹对这部分的界定则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2。从这可以看出,学界对留

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类型的界定是不一样的,很多学者认为即使父母一方在外务工,另一方 在家教养子女,这样的儿童仍然属于留守儿童。因为即使有父母一方在家陪伴,但是家庭结 构还是不完整的,缺少任何一方对留守儿童的成长都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本文对此的界 定是父母单方或者双方在外打工。

上一篇:邢台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政策实施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环境下南京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安阳县农村中学体育资源开发现状

农村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淮安农村水环境的现状成因及防治对策

农村老人养老意愿研究以斗龙村为例

农村养老观念的区域差异...

海安县农村土地确权中的...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