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社区街道日间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3)
二、文献综述
三、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框架
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是一种利用社区资源的新兴服务,社会工作的介入模式和方向与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老年人的年龄,生活状态,服务需求等都有一定的联系。
本文从需要层次理论、活动理论、角色理论三个方面来分析老年人的自身需求和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的服务发展方向。
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前提:第一个基本前提是人类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动机起源于人的需求,其次则是人的需要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老年人的需要以情感与尊重为主。社区日间服务中心的日托老人大多数子女不在身边,因此,老年人的需求无法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充分满足,社区日间服务中心则需要为他们提供这些服务。
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够适应社会。主张老年人用新的角色取代失去的角色,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使老年人重新认识自我,保持生命活力。因此,工作人员尊重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各项事务,让老年人充分的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使老年人融入社区,融入社会。
G.H.米德最先引进了角色理论概念,角色理论是关于人的态度与行为怎样为其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及社会角色期望所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角色理论认为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规定了人的社会行为,不同的角色适用于不同的场景,社会工作者要承担服务中心中许多专业性服务,既充当了照顾者,教导者,又扮演了咨询者,活动项目计划者,实施者,其所扮演的角色针对不同问题,具有适用性,目的是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转换,另一方面,也要鼓励老年人积极调整,寻找适应新的角色,积极参与社会,努力适应社会赋予的新的角色。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个探索性研究。探索性研究的目的旨在了解那些并没有得到深入研究但是重要且有趣的议题。本调查旨在探索社会工作与社区日间服务中心服务水准的关联性。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相结合形式,获取数据及相关资料。
基于本研究是一个探索性研究,且研究资源比较有限,所以我们以方便抽样的原则进行抽样。我主要针对的小样本——上海湖南路街道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的“日托”老人进行抽样调查。湖南路街道社区日间服务中心的各项发展已相对成熟,无论是
软件
还是硬件设施,都具备社会工作介入的条件。所以适合作为调研对象,同时也基本能代表上海社区街道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情况,受访老年人也基本能够代表上海普通老年人这一整体。
四、数据分析
(一)样本所在湖南路街道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的基本情况
湖南路街道户籍人口55234人,60岁以上14347人,其中90岁以上370人,百岁以上老人9人,街道中老年人口比例较高,是典型的老年社区,所以湖南路街道也是上海市较早开展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的街道之一。为全面落实市府养老服务实事项目,进一步推进湖南社区老年人养老服务工作,湖南路街道于2009年在湖南路298号开设上海徐汇区湖南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及综合型助餐服务示范点,以解决湖南社区内空巢老人无人照管,吃饭无着落之后顾之忧。
街道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主要针对的服务对象是拥有湖南街道户籍的60岁以上老年人,日托服务对象主要为70岁—80岁独居、纯老家庭身体健康的老年人。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街道社区中出现越来越多的独居,纯老年家庭的老人,他们日常无子女陪伴,十分孤独,迫切需要有人陪伴照顾,进行全体娱乐活动。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化妆品新品投放市场的策略分析
下一篇:
老年日托所城市新型社区养老模式探索
南京市浦口区社区网格化大联勤管理研究
上海高龄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研究
镇江乡村旅游地居民社区参与问题研究
农村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社区治理创新下居委会角...
社工介入社区非警务活动的可行性分析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治理研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