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3。3。2丧偶独居老人文化娱乐消遣 16

3。4丧偶独居老人社会交往状况 17

3。4。1丧偶独居老人亲友交往状况 17

3。4。2丧偶独居老人邻居交往状况 17

第4章  丧偶独居老人生存状况的社会性别差异分析 18

4。1 女性丧偶独居老人身体健康状况比同年龄阶段男性差 18

4。2 男性丧偶独居老人与女性丧偶独居老人丧偶后适应能力存在差异 19

第5章  丧偶独居老人生存状况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思考 20

5。1丧偶独居老人社会支持需多样性 20

5。2丧偶独居老人情感状况需多加关注 21

参考文献 22

附录:访谈 23

第1章 导论

1。1研究背景

截止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量达到1。78亿,占总人口的13。3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19亿,占总人口的8。92%。我国老年人口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老年人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

城乡经济的差距加上农村土地的流失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留守老人大量出现,配偶在老年人的生活照料中占据重要地位。配偶去世,对老人在经济、生活和精神上造成了一定的不便和打击,对于丧偶独居老人来说,这种不便和打击更为明显。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和老年社会的高龄化,丧偶独居老人在农村变得更为常见。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人数量剧增,老年人的社会生存状况及问题引起社会和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其中农村丧偶独居老人作为我国老年群体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受到不少专家学者关注。城乡经济差距的拉大、农村土地集体承包的推进导致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流失,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导致了农村丧偶独居老人特殊的生活模式。纵观对农村老人、农村丧偶独居老人的研究,多数将老人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支持、生活状态等方面着手研究,运用性别视角对老年群体的性别差异进行研究的却很少。两性之间由于生理及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生存状态有巨大的差异。我们往往只看到了男女两性老人之间的共性,忽视了他们因为生理性别不同的而表现出来的差异,不能够更好的理解他们的需求。为此,本课题运用性别视角加强对农村丧偶独居老人生存状况的研究,可以更好的关注农村丧偶独居老人群体内部的异质性和特殊性。论文网

1。2。2现实意义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东台2014年总人口达到了113。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达到了66。66万人。城市化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前往,加之农业机器在农田耕作中的广泛运用节省大量劳力,大户土地承包趋势使得农民自留地面积大幅缩小,大规模的土地承包或转租导致农民土地的失守,生活重心向城市转移。劳动力的转移势必导致农村大规模留守老人的出现,伴随着高龄化,大量留守老人面临着孙辈进城、老伴去世的局面,情感的缺失加上生活状态的转变导致老人很难度过老伴去世后的“转型期”。这一时期如果没有他人关怀及自身适应改变,很容易导致“老伴2人相继过世”的画面的出现。而农村丧偶独居老年人在年龄增长的同时伴随着经济的不确定,身体状况的不稳定、心理精神状态的不平静,生活状态并不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很容易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大问题。因此,关注农村丧偶独居老人的生存状况,对于建设社会zhuyi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上一篇:浦东三林镇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研究
下一篇: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择业意愿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安阳县农村中学体育资源开发现状

农村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淮安农村水环境的现状成因及防治对策

农村老人养老意愿研究以斗龙村为例

农村养老观念的区域差异...

海安县农村土地确权中的...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