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聚乳酸简介

聚乳酸(简称PLA),又名聚丙交酯,是一种具有生物降解性、生物可吸收性、生物相容性的绿色热塑性聚酯[3]。聚乳酸由乳酸分子脱水缩合聚合形成,存在三种同分异构构型:聚右旋乳酸(PDLA),聚消旋乳酸(PDLLA)和聚左旋乳酸(PLLA)[4]。由于其具有较好的力学强度、热成型性和弹性模量,并且降解产物能为人体所吸收代谢,而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药学等领域,是非常具有市场潜力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

1。3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拉曼散射的基本原理:当一束光入射到介质中,入射的光子会与介质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它们的相互碰撞可能是弹性碰撞,也可能是非弹性碰撞。弹性碰撞即入射光子的运动方向改变了,其与介质分子没有交换能量,这种光子散射称为瑞利散射。非弹性碰撞即入射光子的运动方向和能量都发生了改变,入射光子频率减小为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将能量传给了介质,入射光子频率增加为斯托克斯拉曼散射,光子从介质分子那里得到能量,两种改变能量和方向的散射统称为拉曼散射[5]。论文网

1928年,印度物理学家Raman发现了拉曼散射[6]。1974年,英国科学家Fleischmann等[7]在电化学粗糙的银电极上得到了强度显著增强的吡啶的拉曼信号,使拉曼光谱的灵敏度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研究,从最开始的电化学粗糙银电极的表面增强拉曼基底,到以表面功能化的聚合物有序多孔材料与金属纳米粒子结合作为SERS基底,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得到了深远的发展[8]。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因有着检测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无损分析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表面吸附、痕量分析、医药、农药检测、生物领域,并且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检测物质浓度的灵敏度越来越高,成为物质痕量分析中不可或缺的技术[9]。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信号增强的机理主要包括电磁场增强机理和化学增强机理两大类,其中电磁场增强机理的增强效应为主[10]。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在电磁场增强机理的增强模型中得到了最普遍的认可[11]。

1。4表面增强拉曼基底分类

表面增强拉曼基底的好坏对于拉曼信号的检测结果影响重大,理想的拉曼基底应该具有以下性质[12]:(1)基底能提供强的表面增强拉曼信号;(2)基底应该均匀,从而使同一基底得到的信号强度误差小;(3)基底应该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4)基底的本身拉曼信号应该较低,不会对被检测物质造成影响。

表面增强拉曼基底可分为金属电极、金属纳米颗粒、纳米颗粒固化在载体上、衬底上直接制备的纳米结构[13]。

(1)金属电极

第一例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实验就是在金属银电极上完成的,Fe、Co、Ni、Pt等金属也可用作金属电极[14]。金属电极是通过多次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使电极表面拥有一定的粗糙度,来增强拉曼信号。但是由于电化学腐蚀得到的电极表面的粗糙度不尽相同,因此电极表面不同位置的拉曼增强信号效果也不同,增强信号也相对较低[15]。

(2)金属纳米颗粒

最早是通过电化学制备金属溶胶的方法来获得球状金属纳米颗粒[16],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化学家通过化学还原、热分解、光催化、超声波分解等方法制备出了各种尺寸和形状的金属纳米颗粒[17]。金属纳米颗粒制备成本低,并且能提供非常高的增强效应,甚至达到单分子检测水平。但是金属纳米颗粒极易与被测物质结合形成聚集体,加入稳定剂又会对检测灵敏度产生影响,因此检测灵敏度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此外,由于纳米颗粒的间距和排布是随机的,因此拉曼信号的重复性差。

上一篇:NiO和NiO/ZnO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京杭运河杭州段水质调研分析

介孔二氧化硅载药微囊表面磁性修饰

表面活性剂的起泡性及刺激性研究

粉煤灰微珠的表面优化及...

新型绿色淀粉基表面活性...

温敏性聚偏氟乙烯凹凸棒...

新型淀粉基表面活性剂的...

新型环保增塑剂环己烷二...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