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1 概述 1

1.1.1 膜分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

1.1.2 分离膜及膜分原理介绍 1

1.1.3 膜材料 2

1.2 聚偏氟乙烯的介绍 3

1.2.1 聚偏氟乙烯膜的成膜机理 3

1.2.2 聚偏氟乙烯膜的制备方法 4

1.3改性聚偏氟乙烯膜的研究 4

1.3.1 表面改性 5

1.3.2 共混改性 5

1.5 实验研究内容 6

2  实验部分 7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7

2.1.1 实验材料 7

2.1.2 实验仪器 7

2.1.3 实验设备 7

2.2 实验方法 7

2.3 膜的表征 9

2.4 膜的形貌和孔径大小 9

2.5 牛血清蛋白吸附 9

2.6 膜的纯水通量 10

3.  结果与讨论 10

3.1 纯PVDF膜和改性PVDF膜的ATR-FTIR和XPS的分析 10

3.2 PVDF-g-AAC膜的亲水性 12

3.3 PVDF-g-AAC膜的形貌和孔径大小 13

3.4 PVDF-g-AAC膜的过滤性能 16

3.5 PVDF-g-AAC膜的抗污染性能 16

4  安全与环保 17

4.1 仪器设备操作安全 17

4.2 实验药品的存储 17

5  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备注 23

1  绪论

1.1 概述

1.1.1 膜分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现代化工的工业生产中分离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分离技术已经无法完成精确高效的分离目的,使用分离膜进行工业分离是一种现代化的分离手段[1],不仅可以高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减小污染,而且膜分离技术和现代化工生产的理念相一致。因此,膜科学技术引起了世界上广大的科学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对膜科学的探索经历了曲折而漫长过程。早在之前,膜现象在生物体内被发现,自1960年第一张高通量高脱盐率的醋酸纤维素膜的制备成功,标志着膜技术正式进入工业应用时代,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化工,环境,材料,生物,汽车,电子等学科的交叉研究,膜技术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目前膜的规格可以分为超滤、微滤、电渗析和反渗透等。目前膜技术除了在海水淡化,超纯水的生产等领域外,也因其操作简单、相对耗能低、无二次污染、无相变、高效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加工等诸多领域[2-4]。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在中国面临严峻的挑战。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我国越来越得到重视。

因此本文先是对聚偏氟乙烯粉末进行丙烯酸接枝亲水改性,再通过pH值致相转化法制备得到微孔膜。并且研究了改性前后膜的通量、蛋白吸附量的变化

上一篇:有机无机阻控剂对Pb、Cd的吸附特性及差异
下一篇:浅析传统元素在移动端APP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氧化石墨负载MOFs的制备及...

聚醚改性硅油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BiVO4光催化剂的改性及其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改性埃洛石对水中磺胺类...

改性剂接枝率对PVDFPGS-g-...

多巴胺在分离膜材料改性中的研究进展

纳米凹凸棒石改性氧化铝...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