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燃烧基础知识及火灾分类
作为一种剧烈的化学反应过程,在燃烧过程中往往同时会有发光和放热的现象的发生。其实,任何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剧烈化学反应都可以被广义地定义为燃烧,并不是必须有氧气参与的反应过程才称之为燃烧。燃烧反应就本质而言,其实是一种非常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
燃烧的发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4],分别是:
(1)可燃物(还原剂):可与氧化剂发生反应的物质。如氢气、甲烷等气体和柴油、汽油等液体,以及木材、纺织纤文等固态物质。
(2)助燃物(氧化剂):可与还原剂结合并支持燃烧的物质。如空气(氧气)、氯酸钾、铬酸钡、过氧化钠等。空气是最常见的助燃物,一般情况下,燃烧都是在空气中发生的。
(3)点火源:使物质达到燃烧状态的能源。如明火、电火花、高温、热量、光热射线等。
燃烧发生的条件可以用“火三角”表示,如图1.1所示。
 火三角
图1.1      火三角
了解了火灾发生的条件,就可以通过阻止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条件来达到预防和控制火灾的目的,其方法如下:
1. 控制可燃物。如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尽可能采用不易燃烧的材料和控制易燃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以及对可燃物的存放和使用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等。
2. 隔离助燃物。一般情况下为隔绝空气。
3. 消除点火源。如在一些有易燃易爆的物质的区域内严格禁止火源进入或者控制电器使用等。
1.3  灭火剂简介
根据GB/T 4968-2008,火灾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为吹冰大类[5]: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煤、木材、纸张等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煤油、柴油、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等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灾。
E类火灾:指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为了应对各种各样的火灾,目前已经开发出许多种类的灭火剂。灭火剂按照其状态特征可将其分为三类:固体灭火剂、液体灭火剂和气体灭火剂。固体灭火剂主要有:干粉灭火剂等;液体灭火剂主要有:水及水系灭火剂,泡沫灭火剂等;气体灭火剂主要有:卤代烃灭火剂,惰性气体灭火剂等。
上一篇:每天30万立米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工艺设计+CAD图纸
下一篇: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的合成与工艺

表面活性剂的起泡性及刺激性研究

银杏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新型绿色淀粉基表面活性...

混合金属和混合配体的M...

鱼鳞制备物作为膳食纤维...

新型淀粉基表面活性剂的...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浊点萃...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