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呋喃与1,2,3-三唑的N1选择性偶联反应研究(2)
1,2,3-三唑衍生物应用范围不断拓宽,促使该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Michael早在1893年第一次报道了有机叠氮化合物和端炔烃可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得到1,2,3-三氮唑类化合物,但该反应在随后的半个多世纪无人关注。直到19世纪中期,德国化学家Huisgen[8]对该反应作了进一步研究,得以透彻理解并确立为一类重要的新反应,即Huisgen1,3-偶极环加成反应。
传统的Huisgen法1,2,3-三唑反应是从叠氮类化合物与炔烃反应合成N1取代1,2,3-三唑,但该方法对反应底物和条件要求都比较苛刻,且具有温度高、时间长、选择性低等缺点,另外有机叠氮分子非常不稳定,特别是在高温加热条件下非常容易分解,甚至有爆炸危险,该反应的区域选择性也很不理想,产物主要得到的是1,4-二取代和1,5-二取代的混合物。基于这些问题,化学家开始了不断的后续研究。为了克服Huisgen环加成反应的缺陷,大量的化学研究者都在不断的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为制备多官能团取代有机物,化学工作者发现一个有效方法是用过渡金属催化的C-H官能团化反应来构建新C-C,C-N及C-O等化学键。随后化学工作者经过研究得到了用于C-H键活化反应的催化剂主要是过渡金属络合物,如钌、铑、钯等。然而这些传统的过渡金属络合物催化剂的价格往往较为昂贵,且其催化的C-H官能团化反应的底物适用性大多较差。近年来化学工作者开始关注价格相对低廉的铜络合物,该类络合物不仅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并可用于开发更为高效的新型C-H官能团化反应。
2002年,著名化学家Sharpless小组[9]巧妙的将铜引入了Huisgen反应体系,发现一价铜可以高效的催化末端炔和有机叠氮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而且具有高效选择性,首次提出了Cu(I)催化的叠氮化合物与炔的偶极环加成反应"Click Chemistry"[10],该反应的理念是在Cu(I)催化下通过1,3-偶极Huisgen环加成合成1,4-二取代-1,2,3-三唑衍生物及1,5-二取代-1,2,3-三唑衍生物,使用范围更广,反应条件更加温和,如图1所示;相继之后又有许多研究者报道了过渡金属催化合成1,4,5-三取代-1,2,3-三唑,结构更具多样性。反应的条件也变得越来越温和,普适性也越来越强。
图 1 Huisgen反应的改进(Click反应)
铜催化的1,3-偶极Huisgen环加成反应的核心是要保持Cu(I)的催化活性。直接使用廉价的金属铜,经一些合适的氧化剂例如硫酸铜、氯化铁等原位氧化生成Cu(I)可用于催化反应。2005年,Orgueira等将活性纳米铜(nano Cu)引入了Huisgen环加成反应,发现活性纳米铜能高效地催化该反应,使反应时间缩短至2h(图式 2),而且收率高,芳基及烷基的叠氮与炔均能顺利地得到单一选择性的产物1,4-二取代1,2,3-三氮唑。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微波法合成掺铽钨酸钙的研究
下一篇:
淅川县中学化学教育现状及分析
可降解物质参与的酮类化...
与防水剂共浴硬挺剂的制备
环保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食用香精中定香剂的筛选与设计
聚醚改性硅油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钙钛矿型氧化物电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遮光性白色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与性能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