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1绪论1
1.1三环唑的来源及危害1
1.2农药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1
1.3生物电化学法(BES)应用于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1
1.4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
2实验材料和方法2
2.1实验装置的构建2
2.2实验所用仪器及药品.1
2.3实验试剂2
2.4分析及表征方法2
3生物电化学系统降解三环唑效果研究1
3.1双室MFC反应器对三环唑降解效果分析.1
3.2无隔膜UASB-BES反应器(UBER)对三环唑降解效果分析1
3.3斑马鱼毒性试验1
3.4生物电化学系统降解三环唑效果评价1
结论.1
致谢.1
参考文献..1
1 绪论 1.1 三环唑的来源及危害 三环唑是一种用来预防和治疗水稻稻瘟病的高效內吸性杀菌剂,它的有效成分为 5-甲基-1,2,4-三唑并(3,4,-b)苯并噻唑,其分子式为 C9H7N3S,分子量为189.24,其结构式如下: 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熔点为 187-188℃,25℃ 时的蒸汽压为2x10-7毫米汞柱,在水中溶解度为 700mg/L,能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 三环唑属于中等毒性杀菌剂,能够迅速被植物根茎叶吸收,并输送到稻株的各个部分。该药的作用机理主要通过抑制附着孢黑色素的形成,来抑制孢子的萌发和附着孢的形成,阻止病菌侵入,减少稻瘟病菌孢子的形成。三环唑在动物 (小数)体内停留时间短,无蓄积作用。原粉对大鼠急性经口 LC50为305mg/kg,小鼠为 250mg/kg。对兔和大鼠急性经皮 LC50为>2g/kg,大鼠急性吸入 LC50为>0.25mg/L。三环唑在蔬菜上和稻谷上的最大允许残留限量(MRL)均为 2mg/Kg(GB2763-2012) 。 研究表明,三环唑具有生物毒性和诱变性,且在水中具有强稳定性,即使在很低的浓度下也会对动物和人类构成巨大的威胁[1],因此含三环唑废水必须经过有效处理后才能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