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关于蚯蚓堆制处理工业废弃物、牛粪、猪粪等的研究内容很多[10 -11],但是研究其蚯蚓堆制物基本理化形状变化规律的研究报道并不多,本研究采用模拟培养法,通过蚯蚓堆制处理畜粪、玉米秸杆的一系列实验来研究堆制物的理化性质和部分酶的活性变化以及蚯蚓生长状况指标的一些变化规律,以便了解如何才能更科学合理地利用蚯蚓堆肥技术来促进农业的发展。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主要供试材料为猪粪,玉米。猪粪取自杭州余杭某养殖有限公司,玉米来源杭州某蔬菜基地,将猪粪、玉米分别置于阴凉处自然风干,然后粉碎并过2 mm筛供试。本实验提供的蚯蚓为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其来源为杭州某花鸟市场,实验前先对赤子爱胜蚓进行清肠,并培养一段时间,培养后选择个体体重相近、生长活跃、环带明显的蚯蚓用于堆制实验。

1.2 试验设计

试验以猪粪为主料,玉米秸秆为辅料,将猪粪与玉米秸秆按质量比5:5混匀,添加超纯水调节含水量至70%,经45℃高温催熟7 d后备用。然后,各称取100 g(干物重)基质于置有保鲜袋的塑料桶中。试验设2个处理,其中,一组为未添加蚯蚓的对照处理,模拟自然堆制;另一组加蚯蚓处理,每桶按要求放入一定数量环带明显、生长活跃的赤子爱胜蚓,培养密度为25 毫克/克,并用保鲜膜封口,膜上扎孔,防止蚯蚓逃逸和利于气体交换。然后,将各处理各桶均置于温度17 ℃,湿度70%,光照度为0的人工气候室,分别培养0 d、15 d、30 d、45 d、60 d后采样。每隔2 d浇一次超纯水以保持基质湿度基本不变。样品经自然风干、研磨、过筛后备用。实验结束后,用蒸馏水洗净吸干蚯蚓体,置于培养皿中吐土2 天后称重,并统计成年蚓体、幼蚓及蚓茧数量。

1.3样品分析方法

1.3.1 蚯蚓生长状况指标

观察蚯蚓的生存状况,计算其存活率、平均增重情况。

蚯蚓存活率=养殖一定时间后蚯蚓数/初始成蚓数*100%   

蚯蚓个体平均增重=(后期蚓重-初始蚓重) /蚓数。计算过程中,将5个蚓茧计成1条蚯蚓。

上一篇:氧化钨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锂电池负极材料ZnO/石墨烯电化学性能研究

玉米秸秆制活性炭/铂/聚苯...

解脂耶氏酵母利用玉米芯发酵产赤藓醇的研究

玉米秸秆沼渣基活性炭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玉米秸秆制活性炭及电化学性能优化

玉米秸秆制活性炭及其电化学性能优化

UASB+SBR玉米淀粉废水处理的工艺设计

干鲜玉米秸秆厌氧发酵产气潜力特性比较研究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