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仪器及装置 17

3。2。1 TGA/DSC1  差热分析仪 17

3。2。2 JSM-6510A 型扫描电镜 18

3。3 实验方案及内容 18

3。4 实验的影响因素 19

3。4。1 样品的质量 19

3。4。2 样品的粒度 19

3。4。3 升温速率 19

3。4。4 装填方式 19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20

3。5。1 稻壳焦 20

3。5。2 麦秸焦 21

3。5。3 木焦 23

3。5。4 竹焦 25

3。6 生物质焦的性质 27

3。6。1 生物质焦的燃烧特性 27

3。6。2 生物质焦特性的比较 29

3。7 本章小结 33

35

致 谢 36

参 考 文 献 37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第一章 绪论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随着工业的到来,加上 20 世纪几次工业的推动,

人类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 21 世纪,全球工业化的趋势已然成为主流,各国 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大,能源紧张已经成为限制各个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人 类是以石油、煤、天然气为主要能源,但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将越 来越大,常规的能源将难以为继。此外,化石能源的大量燃烧,对地球的环境造成严重 污染,特别是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温室效应”和“酸雨”等现象。据统计,近几十年来因过 度使用化石能源,空气中的 CO2、NOX、CH4 分别增长了 25%、19%、100%,其它的如 CFC 和 SO2 也不同程度提高[1,2]。

根据当前的能源消费速度,全球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还能分别维持人类使用 262 年、49 年、57 年[3]。能源不仅是保障人类一般生活和生产的基本物质条件,同样也一个 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使得我国的能源生产 和消费总量快速增长,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能源需求量还将持续快速增长[4,5]。 2011 年一家英国石油公司公布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公告显示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

能源消费第一大国[6]。但是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却很不均匀,表 1-1 中列出了我国能源 消耗总量及能源消费组成结构[7]。

表 1-1 中国能源消耗量及能源消费组成

能源消费总量 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上一篇:日产250吨冰铜转炉吹炼工艺设计物料平衡计算和热量平衡计算
下一篇:NGQDs@SiO2-Ag纳米材料的组装及其性能研究表征

城市废弃生物质资源理化特征研究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预处理方法研究

超声共振体系中生物质水解特性的研究

生物质能废弃纸张生物法水解制备单糖研究

碳酸锰真空热解法制备Mn3O4粉

硝酸锰真空热解法制备Mn3O4粉

栗壳吸附质生物质活性炭的制备与应用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