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3。2。1  小学中高段学生双向友谊的年级差异 15

3。2。2  双向友谊的小学生与单向友好关系的小学生对友谊特性的认知差异 15

3。3  小学中高段学生异性友谊和同性友谊的发展状况 16

3。3。1  小学中高段学生异性友谊的现状及年级差异 16

3。3。2  小学中高段学生同性友谊的性别差异 16

4  讨论 17

4。1  小学中高段学生对友谊特性的认知发展状况 17

4。1。1  小学中高段学生对友谊特性认知的发展总体现状 17

4。1。2  小学中高段学生对友谊特性认知的年级差异及发展趋势 18

4。1。3  小学中高段学生对友谊特性认知的性别差异 19

4。2  小学中高段学生双向友谊和单向友好关系的发展状况 20

4。2。1  小学中高段学生双向友谊的发展趋势 20

4。2。2  双向友谊的小学生与单向友谊关系的小学生对友谊特性的认知差异 20

4。3  小学中高段学生异性友谊和同性友谊的发展状况 21

4。3。1  小学中高段学生异性友谊的年级差异 21

4。3。2  小学中高段学生同性友谊的性别差异 21

5  促进小学中高段学生友谊发展的建议 22

5。1  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对友谊特性的认知水平 22

5。1。1  鼓励社会交互,促进同伴互动 22

5。1。2  加深学生对竞争的理解,促进良性竞争关系的形成 22

5。1。3  重视个体差异,提高男生对亲密交流的认知水平 22

5。2  促进小学中高段学生双向友谊的发展 23

5。2。1  在“角色互换”的体验中学会帮助和关心他人 23

5。2。2  培养学生自我表露和认真倾听的习惯 23

5。2。3  教授学生应对和解决冲突的技能 24

5。3  引导小学中高段学生异性友谊的健康发展 24

5。3。1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异性友谊 25

5。3。2  选择恰当的教育辅导方式 25

5。3。3  明确异性交往的原则与方法 25

参考文献 26

26

附录 27

1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同伴经历是儿童最重要的发展环境,影响着儿童的社会、情绪和认知功能,这种影响是 家庭、学校和邻居所不能替代的。在儿童的同伴经历中,有一种双向关系引起研究者极大关 注,其程度要超过其他任何一种双方关系,那就是友谊。

上一篇:小学教师课堂理答行为研究
下一篇:当前幼儿园自主游戏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教龄三年内教师的家...

改进蒙特梭利教育法在小学教学应用中的措施

小学语文教师要课堂教学艺术的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反思性教学影响因素和建设策略

试析班干部轮换制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

建构主义的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构建的策略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