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对教学事实的构建

(一) 对课的展开构建 从课的展开来看,王崧舟老师在《长相思》的授课过程中,无论是从课的导入,还是到

课的小结,都充分的利用了课堂评价。整篇《长相思》课堂实录总共分为两个课时,课文的 教学主要围绕两个主要问题“纳兰的身在哪?”“纳兰的心在哪”进行展开、分析、深入, 课堂评价具有的建构功能需要我们进行深思。我们从下面的师生对话来分析(具体参见附录 80-101 教学片断,对话略有删减):论文网

师: “风一更雪一更”是不是能理解为“风刮了两个小时,雪又下了两个小时”呢? 生:(部分同学轻声回答)可以。 师:风和雪好像商量好的,你先来两个钟头,你歇着,我再来两个钟头,是吧?

①贾群生。回归生活的中小学教育评价[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83-200

生:不行! 师:为啥不行?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 2:“风一更,雪一更”指风下了很长时间,雪也下了很长时间(更正“风刮”) 师:就是说,风雪是在一块的,你有没有听说“风雪……”

生 2:风雪交加! 师:没错,这是常识,照这样写,不是应该写“风雪一更又一更”吗?   生 2:上面“山一程,水一程”,要上下对应。 师:厉害,这眼睛尖的不得了,你们看到了吗?

生:看到了! 师:看到了为啥不举手,就他一个人举手,他看到了而且敢于表达。厉害!上下就不对

应了,还有别的原因吗?

生 3:这个“更”可能有“一夜”的意思。 师:连在一起就是风一夜,雪一夜好!敢于大胆猜测,不错!学语文需要这份勇气! 当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风一更,雪一更” 是不是能理解为“风刮了两个小时,雪又下

了两个小时”这一问题时,学生竟然说可以,显然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王老师并没有放弃 老师的引导责任,他迅速地形成了一个新的教学决策,让学生通过常识理解来证明白己的错 误,风雪是不能固定时间的,也不能商量好似的,风刮两个小时,雪下两个小时,风再刮两 个小时,这是违背天理的,老师通过对这句话的解释,和学生建构起的常识世界做对比,证 明自己的错误,这是一个正确的课堂教学决策,是一个在非预期效应下的正确的教师行为选 择。这个正确的课堂决策是一个恰当的评价性认识,也引入了教师对后面“互文”教学的深 入推动了课的开展。

另外,从下面的师生对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对“纳兰心在故园”的教学是在“纳兰 身在征途”教学的基础上完成的,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纳兰在征 途上的劳累、漂泊,建构起纳兰心在故园的思乡氛围,推动了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与行为。如 下(具体参见附录 128-200 教学片断,对话略有删减):

师:好,请站着,同学们,看,我们现在站着八位同学。这八位同学,如果我们用目光 形成一条线,形成一条弯弯曲曲、曲曲折折、高高低低、坎坎坷坷的线,那条线就是纳兰的 身经过的地方,经过了荒山野岭,经过了大河小船……你可以想象一下他的身经哪里?一句 话,纳兰“身在征途”(板书)

师:身在征途,心系故园,当我们把这两者联在一起的时候,当你突然发现在纳兰的身 和心之间还隔着一条深深的障碍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

上一篇:翻转课堂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杭州市幼儿园幼小衔接状况调查

小学教龄三年内教师的家...

小学语文教师要课堂教学艺术的策略

游戏化教学在幼儿舞蹈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教师反思性教学影响因素和建设策略

中学生课堂德育刍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初中课堂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学课堂研究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