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2。加强小组合作 19

3。丰富作业类型 20

3。1 巩固性作业 20

3。2 准备性作业 20

3。3 拓展性作业 21

3。4 实践性作业 21

3。5 开放性作业 21

3。6 阅读性作业 21

(三)落实作业批改与反馈 22

1。注重批改的及时、规范 22

2。注重反馈的个别指导和集体讲评相结合 22

参考文献 23

25

26

一、概述

(一)研究背景

教育界一直存在着一些矛盾,比如“高分低能”,素质教育与题海战术,导致中小学生 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直接影响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为了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先后多次下发有关“减负”的文件, 其中对小学生家庭作业的规定尤为具体。

1988 年国家教委《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中指出:“小学一论文网

年级不能布置书面形式的课外作业。小学二年级和三年级每天布置的作业量不能超过 30 分

钟。小学四年级不多余 45 分钟。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不可以超过 1 小时。”1

1994 年,国家教委发布了《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 其中重申并强调了之前文件中提出的关于小学生家庭作业量的具体要求,并且指出小学生的 作业量要合适,作业难度也要合适。2

因为升学压力,这些文件与要求在现实中的执行效果并不理想。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有 越来越重的趋势。所以,教育部在 2009 年再次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切 实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的意见》。对各方面的做法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3

接着,在 2010 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一 2020 年)》, 第四章《义务教育》第十条中明确写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太重的的学习压力会对 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损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 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较早地实现小学生的减负。”4

或许是笼统、抽象的要求所起到的实质效果不尽如人意。2013 年教育部出台了规定更 为细致、具体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严令 “小学一至三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四 年级到六年级,每天的书面家庭作业的量必须控制在 1 小时以内。”同时提出,学校与老师 “要和家长积极地互动,引导帮助学生的课外活动。”5建议学校应积极与家长、社会资源 单位相联动。组织参加力所能及的手工劳动、农业劳动。

各省市、地方也积极行动起来,配合教育部对对中小学生减负提出的规定,纷纷出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十规定,19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熏课业负担的念见,1994

上一篇:《吹小号的天鹅》对儿童的教育意义感悟真善美永葆赤子心
下一篇:中班幼儿情绪类绘本阅读活动现状及策略

小学教龄三年内教师的家...

改进蒙特梭利教育法在小学教学应用中的措施

小学语文教师要课堂教学艺术的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反思性教学影响因素和建设策略

试析班干部轮换制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

建构主义的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构建的策略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