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笔者对碎片化阅读界定的概念,碎片化阅读主要强调阅读时间、阅读媒介和阅读内容等方面的碎片化,因此笔者也从阅读时间、媒介和内容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说明。

1。阅读时间的零碎化 

阅读时间的零碎化是碎片化阅读其中一个显著特点。现代快生活的节奏使得人们几乎不能自主安排大块或是整块时间,学习、工作几乎霸占了人们大部分的时间,剩余的则被分割为坐车、吃饭等零碎时间。碎片化阅读满足了人们对现代化生活的需求,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读者的时间成本。

2、阅读载体的多元化

碎片化阅读的另一个特点是依托手机、电脑、电子阅读器等阅读终端。它是数字化时代的产物,所以它的载体不仅仅是纸质,更多的是各种数字化媒介。碎片化阅读利用这些媒介把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元素整合为一个整体,满足了大众的感官需求。总而言之,依托数字媒介的碎片化阅读,实现了阅读载体的多元化,成为了当下阅读方式的流行。

3.阅读内容的短小化

碎片化阅读的阅读内容呈现短小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零碎化的阅读时间和多元化的阅读载体的影响。传统阅读内容是描述完整、逻辑清晰的文本,但由于现在时间的零碎性,人们每次的阅读只是较长文本中的一小部分内容。所以碎片化阅读呈现的内容也是非常短小的。再者,因为数字媒体自身的限制,阅读内容不适合长篇大论。如:手机屏幕的影响,应用软件本身的文字字数限制等。即使数字媒体有这个条件能加载完整的经典作品,人们的注意力也不一定会一直被吸引。相反,碎片化、短小化的阅读内容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但是这样的阅读内容可能会显得有些浅显。

4。阅读目的的休闲化 

如上文所说,碎片化阅读虽然能获得很多知识但都是比较浅显的。很多的信息我们只是浅尝辄止,只是精神的一种消费。现在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在经典作品与休闲娱乐信息之中,更多的人会选择后者,这样就导致了阅读的目的更倾向于休闲化。

5。阅读过程互动化 

碎片化阅读更多的是依托数字媒体,在这种阅读方式下,读者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还可以是信息的输出者。读者可以在博客、微博等交流平台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和意见,分享阅读的兴趣,甚至还能跟作者交流,引起情感的共鸣。能够互动的阅读方式,能充分发挥读者的自主阅读意识。文献综述

6。阅读环境随意化

碎片化阅读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的阅读,是可以不受场地限制,通过电子阅读器、手机等终端进行短时短小的阅读。 在阅读时不用仅限于图书馆、教室、或是其他传统的阅读环境。随意化还指读者有自由、随意的阅读空间。例如可以通过网络查阅自己想要的信息,还可以自由地发表言论。但是,碎片化阅读在保证了自由、随意的同时,不利于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

四、研究综述 

(一)碎片化阅读的研究现状

上一篇:重组家庭青少年家庭融入问题的个案研究
下一篇:多媒体等辅助科学教学实效性研究

游戏化教学在幼儿舞蹈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和对策分析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

近六年来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能力考查变化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方法的问题及其优化

大学生国家认同问题研究文化自信

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策略研究

农村幼儿教育开题报告

基于安卓平台的二维码会议管理系统设计

透过家徽看日本文化家紋から見る日本文化

企业科研管理中统计报表...

“时尚与旅游”电子杂志的设计制作

高校体育场馆效益研究【2772字】

华夫饼国内外研究现状

ASP.net+sqlserver会员管理系统设计

家电制造企业绿色供應链...

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