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量表。根据Buhrmester(1988)[5]提出的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体,形成满意和稳定的人际关系必须具备至少5种能力特质,即W1人际关系建立能力、W2情感支持能力、W3自我表露能力、W4适度拒绝能力、W5冲突控制能力编制出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量表,包含5个维度,即人际关系建立能力、适度拒绝能力、自我表露能力、冲突控制能力、情感支持能力。除了维度5(冲突控制能力)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57以外,其余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0-0。82之间。

1。3施测及处理

本次问卷测验严格按照心理测验的程序进行,通过两种途径取样:一、纸质问卷在杭州师范大学学生中发放,现场回收。二、通过问卷星发布电子问卷,并通过软件进行问卷回收

该研究的所有有效数据使用 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2。结果

2。1。不同性别大学生在人格与人际交往能力上的差异比较

从表1。1可以看到,男女生在N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别(t115=-2。481 p=0。015<0。05)。N因子上女生得分比男生高。而剩余的P因子、E因子、L因子上,男女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1。1男女生人格特质差异比较

人数 平均数 标准差 t p

精神质P 45 48。10 10。02 -1。634 0。105

72 51。19 9。87

内外向E 45 49。86 10。86 -0。123 0。902

72 50。09 9。50

神经质N 45 47。04 10。89 -2。481 0。015

72 51。85 8。99

掩饰性L 45 49。77 9。25 -0。194 0。847

72 50。14 10。51

     

     从表1。2可以看到,男女生在W2情感支持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t115=3。515  p=0。001<0。01)。W2因子上女生比男生高。剩余因子上男女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1。2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差异比较

人数 平均数 标准差 t

上一篇:学前儿童游戏中合作行为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贵阳市的大学生时间管理能的调查分析

家庭结构对儿童性格的影响

小学语文作业批改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艺术策略

学前儿童对父母生育二胎态度的调查

大学课堂师生互动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父母使用手机对亲子关系的影响探究

幼儿园独生子女对父母生...

家庭教养方式与学业自我...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