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段 7。6 47。3 3。2 41。9

高段 2。6 34。2 0 63。2

经 2检验显示: 2 =0。929<7。835( 20。05(3)=7。835),P>0。05,说明不同年级学生观察教师动作神态的原因没有显著差异。但由数据可见,3。2%的中段学生因为无所事事对教师动作神态进行观察,而在高年级中此现象消失。63。2%的高年级学生因为喜欢科学课而观察教师。而中年级学生观察教师动作神态的原因集中在提高成绩和喜欢科学课这两项,其中喜欢科学课占41。9%,可提高成绩占47。3%。

2。学生对教师非言语性行为的看法

(1)学生对教师非言语性行为表现的态度

①学生对教师关注自己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教师的非言语性行为,不同的行为学生的反映不同。并且在对于教师非言语性行为上,中高段的学生之间的想法有所差异,针对不同的行为,也有不同的差异,其中对于上课时,老师常常对学生个体行为状态进行关注,中高段的学生差异如下:

表2  学生对教师关注自己的态度统计表

年级 非常喜欢(人) 有时喜欢(人) 不怎么喜欢(人) 非常不喜欢

(人)

中段 75 70 20 13

高段 6 18 5 1

经 2检验显示: 2 =7。915>7。835( 20。05(3)=7。835),P<0。05,说明不同年级学生对于教师的关注感受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中段学生更加喜欢接受教师的关注。相对于教师的不关注,82。04%的学生希望的到老师的关注。

②学生对教师动作表情的态度文献综述

中高段学生对教师非言语行为的看法不同不仅仅体现在关注行为当中,还体现在对教师动作表情的态度,结果如表3显示:

表3  学生对教师动作表情的感受统计表

Total

喜欢 不喜欢 视情况而定 无所谓

年级 中段 107

4 42 16 169

高段 14 0 15 1 30

Total 121 4 57 17 199

经 2检验显示: 2 =8。619>7。815( 20。05(3)=7。815),P<0。05,说明不同年级对于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存在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存在着显著差异。相对而言,中段的学生更加倾向于希望教师具有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他们更多的要根据当时上课的情况进行判断。

上一篇:奥尔夫音乐疗法对中度智力障碍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杭州市小学课堂管理的现状调查

小学生作文题材拓展研究

小学教龄三年内教师的家...

改进蒙特梭利教育法在小学教学应用中的措施

小学语文教师要课堂教学艺术的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反思性教学影响因素和建设策略

试析班干部轮换制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

建构主义的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构建的策略

基于安卓平台的二维码会议管理系统设计

农村幼儿教育开题报告

华夫饼国内外研究现状

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法律...

高校体育场馆效益研究【2772字】

“时尚与旅游”电子杂志的设计制作

企业科研管理中统计报表...

家电制造企业绿色供應链...

透过家徽看日本文化家紋から見る日本文化

ASP.net+sqlserver会员管理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