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四)研究意义 4

二、研究设计 5

(一)研究目的 5

(二)研究对象概况 5

1。学校概况 5

2。班级简介 5

3。学生概况 6

4。研究科目概况 7

(三)研究方法 7

1。文献法 7

2。课堂观察法 8

3。访谈法 8

三、研究结果 10

(一)课堂管理类型的简单分类 10

1。提醒型 11

2。维稳型 11

3。斥责型 12

4。抑制型 13

5。引导型 14

6。表扬型 14

(二)课堂管理的成效 15

(三)课堂管理源Q于W优E尔A论S文R网wwW.yOueRw.com 原文+QQ75201,8766 的规律 16

四、结论与建议 17

(一)教师层面 17

1。教师的自我管理 17

2。教师对学生的管理 17

3。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管理 18

(二)学生层面 18

1。学生学习自主,发展自我评价 18

2。学生自律意识、行为规范的养成 19

(三)教学内容层面 19

1。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19

2。教学内容的具体化 20

参考文献 22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缘起

教育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活动,在中国,教育的受重视程度正在年年增长,教育问题同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环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是教育的载体与培养学生的重要场所,教师是教学内容的传递者。课程、教学、管理三者关系密切。一节高效的课堂往往离不开有序的管理。为了在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培养学生发展,课堂常规管理策略的有效性便成为了学生高效学习的基础。

学校教育不能脱离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日常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有效的课堂常规管理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提供了保证。因此,小学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有序的管理学生,控制学生的行为。教师通过怎样的量化手段来对学生进行管理,影响课堂常规管理的因子有哪些,便成为了本次研究的关键,同时也是当下教师们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背景

本次研究的目标学校为教育见习及教育实习所跟进的杭州滨江区A小学与上城区B小学,研究观察对象为四年级与五年级的学生。在杭州当下的教育环境中,小学中高段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以及中高段学生对教师课堂常规管理的反应值得研究。

上一篇:自主视野下的幼儿责任感培养研究
下一篇:从班干部竞选思小学德育改革

小学教龄三年内教师的家...

改进蒙特梭利教育法在小学教学应用中的措施

小学语文教师要课堂教学艺术的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反思性教学影响因素和建设策略

试析班干部轮换制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

建构主义的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构建的策略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