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参与班干部意愿与实际参加班干部情况

愿意当班干部(%)              实际参与班干部(%)         

低段        82。22                          81。32

中段        81。79                          81。22

高段        81。22                          82。11

从整体上来看,81。74%学生愿意当班干部,实际参与班干部竞选的有81。55%,与意愿差异不大。

对比意愿与实际可以发现,意愿随年龄阶段有较大浮动,从低段到中段实际浮动规律与意愿呈一致性,意愿减少了,并实际要比意愿比例稍小一点,然而,在中段到高段时,意愿仍呈下降趋势,但实际增加了,经访谈和新闻查阅可知,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班干部加分政策。

2、情感态度积极

这里的情感态度指的是小学生对于“担任班干部”内心的情感表现及态度。

表4  影响小学生参与选拔因素的百分数统计表

父母赞许 老师重视 管人权利 提升自己 浪费时间 总计

0

e 9%

20% 12%

20% 30%

20% 43%

20% 6%

20% 100%

100%

经百分数的 2检验显示: 2 =50。5>12。28( 20。01(4)=12。28),P<0。01,说明影响选拔结果的因素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学生对于班干部的情感认知影响其是否参与选拔的决定。学生明白当班干部有很多的好处,所以愿意参与班干部的竞选来满足自己内心之中的渴求。大部分学生觉得担任班干部可以拥有权力,这是一种逐渐形成的“官本位”意识,是在家长、老师等的长期熏陶下形成的思想。

(二)选举中充斥着“虚假的民主”

“民主”即人民当家作主,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虚假的民主”是指打着民主的口号,仍然做着传统的维护小部分人权益的事情。在班干部选举中,民主应体现为大部分同学的真实意愿。

上一篇:小学中高段课堂常规管理策略研究
下一篇:幼儿园大班区域材料的投放和使用

试析班干部轮换制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

从原型到紧缩同素近义介...

从道德主体的关系结构谈境域中的道德问题

从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中...

浅析传统民间游戏从幼儿教育视角

从乔特鲁德的婚姻爱情看女性悲剧

从《采桑子》人物形象窥...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