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研究意义 

研究师生角色定位,关系到“体验式教学”、“生本课堂”等新型教育理念的落实;关系到学生自主、高效、积极地参与学习,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从教师角度来看,研究教师角色新定位,(1)有利于帮助教师转换旧观念,并为教师转变旧观念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使教学更适应现阶段教学实践的需要;(3)有利于降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单一枯燥之感。这对于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具有现实意义。

从学生角度来看,研究学生角色新定位,(1)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个体认知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课堂效率;(2)有利于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增强学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交际能力;(3)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的问题的能力。在网络教育环境下,研究学生角色新定位有利于用“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来设计网络教育平台课程,也有利于网络教育的发展。

2  相关概念 

2。1  角色

角色,本意为戏剧舞台上的形象,后来引申为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直到20世纪20年代,心理学家米得才将“角色”引进社会心理学理论中。林顿首先将“角色”和“地位”相联系。帕森斯将“角色”和“地位”用连字符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新社会单位“地位——角色”[3]。 “地位”是关系项,标志着各种关系项的明确地位;“角色”是这些关系项的整体功能,是处在这个地位上的个体的行为模式。而要想扮演好角色,关键在于扮演好符合角色的行为模式。无论是谁,只要处在这个“地位”,他就扮演或履行这个角色。人总是处在复杂的、多重的社会关系中,也就同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随着社会背景的变化,扮演的“角色”也会相应的改变。

2。2  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

2。2。1  教师角色文献综述

根据帕森斯的“地位——角色”来理解教师角色的话,教师角色是根据教师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来决定。由此可以将教师的角色理解成“教师在学校教育中,为实现与其身份地位相对应的权利和义务时,所表现出来符合社会期望的态度和行为模式的总和。”[4]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构成的一个行为系统,教师和学生都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不同的教学活动形式便有不同的角色结构。教师和学生都要适应这种角色结构的变化。以互联网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教育会极大地影响现代教育环境,导致教学活动中与教师的相连的关系项发生诸多转变,从而改变教师角色。

2。2。2  学生角色

根据帕森斯的角色概念来理解学生角色的话,在教育关系中,教师角色地位发生变化,学生角色地位也会对应的做出改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发展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的从学习环境中被支配,被控制的位置发展到自己做学习中的主人,自己主动地去学习。学生将以一个独立的、独特的、发展中的人去进行意义建构。

上一篇:小学生挫折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面向未来课堂的互动式教学设计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对策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优化策略

谈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材料的选择与运用

区域环境中中班幼儿的互动行为观察研究

小学校园物质环境对于学...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