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常规教育语言使用不当文献综述

教师在常规教育中语言使用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对规则解释的不够,或者没有用适合幼儿思维理解能力的语言进行解释;二是消极语言使用频繁,经常使用如果你不这样,就会有哪些不好后果这类带有威胁意味的语言。

根据笔者在一所幼儿园一段时间观察,教师对幼儿的午睡要求很严格,在幼儿准备上床时就会强调一遍要求:不允许发出一点声音,不可以玩被角,不可以乱动。有两个小男孩睡在上下层每天都要很久才能入睡,在这之前总是会窃窃私语,打扰到其他小朋友休息。老师每每发现也会严厉批评制止,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我有没有说过不准讲话,再发出一点声音就让家长把你们带回家去,不要在幼儿园午睡了。”之后幼儿会乖乖睡好闭上眼睛,但明显眼皮在动,没有真正睡着。

这种不可以、不允许式的常规教育语言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两个小男孩每天的午睡情况并没有改善,教师使用“不做好就叫家长”这种消极语言,幼儿是由于害怕这种带有惩罚性的后果而被迫妥协。

下面另一实例中教师的表现则不同:一名家长送幼儿入园离开时未将幼儿脖子上围巾带走,教师叫住该家长让其带回围巾,此时幼儿问道:“为什么要把围巾带回去呀?这是我的新围巾。”老师解释道:“我们这么多小朋友在一起活动,万一不小心拽到围巾,勒住脖子就很危险了呀。”该幼儿说:“哦,我明白了。”并主动将围巾解下来交给家长。该教师从在幼儿园戴围巾会对幼儿形成安全隐患这一角度,并用了切实具体的语言来作出解释便立刻得到了幼儿的理解与配合。

对比这两名教师的语言使用可以发现:教师如果能够运用更加易于幼儿理解的语言,从为幼儿着想的角度进行常规管理规则解释,同时尽量避免消极语言的暗示,常规教育会取得直观而显著的成效。

上一篇: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模式设计与应用
下一篇:中班角色游戏中的幼儿自主性发展问题初探

幼儿园打击乐教学活动初探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及...

幼儿园活动区自制玩学具及其效用研究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优化策略

幼儿园手工活动实施现状及改进策略的探究

谈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材料的选择与运用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现状调查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