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进入大学前的功利目的已明确,那么进入大学后对知识需求行为自然也多了许多功利的色彩。当今的大学存在着一股“考证”的热潮。许多大学生不管自身专业是什么,考着形形色色诸如会计证、书法证等证件。当被问及为什么要考这些杂七杂八,甚至和自己所学专业不着边的证书,他们的回答几乎惊人地一致,为了将来的就业。这种考证的风潮也带动了各式各样的培训班的热潮,笔者也经历过这样的培训班,不得不说功利目的催生起来的产业也将重心放在了效率上。大大小小的培训班关注的是考证的合格率,所以我们在培训的过程中并不能获得专业的知识,我们更多获得地是关于答题技巧等有助于达到考试合格的实用知识。会不会有人有疑问,为什么没人去制止?答案是当然不会有人去制止,这些大学生所持有的目的,亦即他们表现出的需求是功利的,而培训班迎合了他们的需要,双方“你情我愿”。

那些真正能提高自身修养作为的知识似乎变得不再被需要。当代大学生们好像都追求着一种能一招便飞黄腾达的知识,他们精神上需求知识,却又被功利束缚而空洞地追求知识。

(三)有尊重需求,但欠缺调适

这一方面主要是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尊重需求所提出的。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价值。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都希望获得尊重。这是毋庸置疑的,毕竟精神存在的重大意义就是人有着高度发展的自我意识的精神。【7】大学如同进入社会前的一个过渡阶段,许多大学生为向青春期告别,他们会努力地寻求对自身成熟感的认同。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大学生会有别扭的成人口吻与行为。他们渴望摆脱所谓“年轻”、“不成熟”的标签。

对于尊重的需求原本应该是一个理所当然的现象,可似乎当代大学生对尊重的需求有些偏离了轨道,欠缺调适。如今我们在讨论大学生活时,宿舍生活便是绕不开的话题。那些早已从大学毕业的人,面对如今事故频发的大学生活,也只能无奈地开玩笑“感谢舍友当年不杀之恩”。如此令人寒心的玩笑背后隐藏的是当代大学生对尊重需求的不理智表达。我们回过头去看这些案件,无论是马加爵案还是复旦投毒案,其发生诱因缘于凶手对被害人的恨,再向上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些凶案的发生都缘于这些大学生认为自身的尊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除却这些极端案例,平时经常发生的宿舍矛盾更具有代表性。必须要清楚的是,尊重应该是相互的需求,他并不是一种单方面的索取。如今的大学生潜意识中会有一种优越感,加之一些家庭教育的影响,自大容易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缺点。如果缺少调适控制,这种自大很容易就爆发出不理智。

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对尊重需求的满足相当重视,而缺少调适则使这种重视转变成了一种“执念”。我们对尊重的需求有时候似乎只停留在“自身得到尊重”的阶段。尊重最基本的底线是互不侵犯利益,过度的寻求必定会触碰到他人的利益,这个情况下便很难阻止矛盾的产生。这一系列的凶案加上大大小小的矛盾提醒我们必须重视大学生尊重需求所出现的问题。一切行之有度,大学生在掌握分寸方面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需要去积极引导调适。尊重需求作为精神需求中直接影响人获得感的环节,其引发的问题要求我们去认真思考解决,如若不然便会对社会秩序产生影响。

(四)有休闲娱乐,但呈现单调与跟风论文网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策略研究
下一篇: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问题现状及对策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

师范学院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

网络语言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思想健康教育探析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女大学生裸条借贷问题与反思

PCI+PID算法直流力矩电机速...

从企业eHR建设谈管理信息...

MNL模型历史城区居民活动...

《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研...

大规模MIMO系统的发展研究现状

高效课堂教师问卷调查表

遥感土地用变化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浅析施工企业保理融资成...

提高小學语文課堂朗读教...

小型通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