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理答流于形式

小学课堂,尤其是低年级课堂,气氛还是很活跃的,当教师提问时,大家都会争先恐后地回答,学生也喜欢表现。但是在听课的时候,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被点名回答的同学昂起胸脯很兴奋地说着自己的见解,可是教师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要么急急忙忙地在看接下来要讲的内容,要么忙着在黑板上抄写作业,可能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含含糊糊地发出一些“嗯,啊”的言辞敷衍了事,甚至有些教师都不知道学生说完了没,等教师完成自己的教学准备后,轻描淡写地将问题的答案说一遍,就进行下一个环节了。至于那个回答问题的学生,则被教师不知不觉遗忘了[5]。

由于课堂教学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活动的,于是有些教师为了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总是希望学生能简洁明了的回答,但由于语文学科的主观性,回答问题时更多地是谈自己的见解,所以不可能如老师所想,回答得很干脆、很准确。面对小孩子一句话说不清楚的样子,教师早就没耐心了,他们常常迫不及待的打断学生的话语,自己公布答案,或者是让教师心目中的好学生来回答,很少去关注学生的不安与不自在。

(四)理答形式单一

通过课堂观察发现,教师多采用鼓励理答,在一定程度上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但是表扬的前提是有一定的原则和标准的。对于表现好的同学给予相应的表扬,会使他们继续这种好的行为;对表现不好的,有悖于课堂教学实际的行为,必须批评且制止[6]。但在长期的课堂观察中发现源Z自+吹冰/文%论,文]网[www.chuibin.com,一些教师在表扬学生时是无原则的,例如:这是一堂五年级的语文课,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正在讲《七颗钻石》,教师让一位主动举手发言的同学读生字,这位同学读到匆时将“cong”读成了“chong”,发言结束后教师表扬该同学“这位同学读的也很好,大家为他鼓掌表扬一下!”接着又有好几位同学进行发言,但是无论哪位同学在课上发言教师都会给予赞美和表扬。有些同学只是在黑板写了几个字或结结巴巴地读了几句课文,教师也对其大肆赞扬。

可以看出,这位教师对学生进行表扬时没有原则。不止这位教师存在这种现象,当进入现在的小学课堂就会发现许多教师都存在这种现象。的确,教师对学生的赞美和表扬,其本意是希望通过表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表扬和激励学生并不是无原则的,无原则的表扬也是不可取的。任何事情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旦打破这种原则势必会造成一些不良的效果。过多的表扬会使学生感觉表扬唾手可得,从而丧失了激励的效果[7]。

上一篇:教师教学勇气的缺失及激发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师理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小学生作文题材拓展研究

小学教龄三年内教师的家...

改进蒙特梭利教育法在小学教学应用中的措施

小学语文教师要课堂教学艺术的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反思性教学影响因素和建设策略

试析班干部轮换制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

建构主义的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构建的策略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