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方面

教师在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中是最主要的组织者,是课堂的主导者,是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是否起作用的决定者,教师做得到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学生小组合作的成效。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相关理论的理解不正确

虽然一些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这种认识不够深入,进而对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的实施产生着一定的影响。教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高效的特征、高效的检验标准” [2]等问题认识不够清楚,因而造成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在中学思想政治课堂学习的运用中暴露出形式化的问题,造成学习效果不佳、任务无法及时完成的无效学习的情况。

2.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的分配不恰当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能否提高有效性还取决于合作时间的长短。倘若,把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安排的太短,学生还未能完全投入状态,时间就到了,有的甚至根本没来得及小组合作,这样就失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还不如不进行小组合作。反之,倘若学习时间安排的过长,有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完成任务后看时间还没结束,会开始说说笑笑,干与小组合作无关的事,甚至有的会影响到能力较弱还没结束小组合作的同学的讨论。由此可见,小组合作的时间安排对学习的有效性产生着重要影响。

3.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程度把握不适中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要积极转变在课堂中的角色,努力改变传统教学上一本正经的知识灌输者的形象,应放低姿态耐心的倾听学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更要做他们小组合作的同伴,而不是严肃布置任务者。因而,教师对于小组合作的把握度和参与度是否适中,对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合作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融入到小组中,了解学生小组合作的情况和进度,而非布置完任务就行了。同时由于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自控力还有所欠缺,所以教师还要在合作学习时注重对学生的监督与管理,防止意外发生。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问题和阻碍,需要教师的积极有效的参与。

上一篇: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变革
下一篇:基于网络的中学思想品德的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

中班幼儿合作认知水平现状及问题培养策略

家校合作机制现状分析和提高协调性对策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对策

奖励与惩罚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运用

幼儿园家园合作文献综述及参考文献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家园合作的视角

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模式设计与应用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