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国生活德育理念的正式建立

我国生活德育理念的建立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由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正式提出。陶行知先生强调德育的过程是道德与行为的统一的过程,行为的正确与否优于道德的了解程度,要在生活中接受德育,在社会中了解知识。他提出了“没有生活的教育是死教育”,“整个社会的活动,就是我们的教育的范围,不消谈什么联络而它的血脉是自然相通的”。因而“与生活即教育有联带关系的就是社会即学校”。[4]他的名字陶行知也正是由此而来。根据他的教育理念,他提倡广大教育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育系统的开放,与生产紧密结合。陶行知以其丰富的办学经验,在当时寻找到了一条优秀的德育之路,引起当时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这种观点,希望通过使教育实践以教育主体(即学生)为出发点,让生活成为支柱,达到回归社会与自然的目的。这种强调社会对个人知识思想塑造具有重要影响的观点,成为一种十分具有价值的教育理念。

上一篇:基于网络的中学思想品德的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德育生活化探析

中学生课堂德育刍议

《经济生活》中的共享发展理念教学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现状调查

小学校园物质环境对于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

家庭教育中幼儿生活习惯...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小...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