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小学生注意力发展的特点

2.3.1 课堂注意的目的性

处在小学阶段的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发展还不够,注意的目的性仍很低,无意注意仍占据很大比重。他们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注意力,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一些直观形象的东西所吸引,如教师教学语言的直观性、形象性,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新奇变化的图像,有趣的教学情节,教师生动的语言等。思想神游 ,上课随便讲话,做小动作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表现[3];随着年龄的 增长,知识的获取,能力有很大提升,神经系统的活动逐渐变得协调起来,有意注意逐渐加强,进而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小学高年级年级的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要求,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学习对象,有意注意由原先被迫状态发展到了自觉状态。文献综述

2.3.2 课堂注意的品质

小学生的注意品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断发展,主要表现为注意能集中在特定对象上,集中的时间变长,注意的对象有所增多,学生对自己注意的控制能力逐渐提高。在小学时期阶段,学生注意力的品质是在逐步提高的。中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特定事物上的能力相对较低。他们缺乏敏锐的洞察力,深度不足。只能观察事物的表面,看到事物的直观、具体、形象的特征,但不善于观察抽象、逻辑思维强的事物;简单地注意到事物的表面,但不善于发现事物内在的本质属性。其次,中低年级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和保持的时间相对较短。有研究表明表明,正常情况下, 七至十岁的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二十分钟左右, 十至十二岁的儿童可以达到 二十五分钟左右, 十二岁以上儿童集中注意 的时间大概30 分钟。在课堂高效的教学中,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注意力能保持超过到三十分钟,但低于四十五分钟[4]。

3 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现状分析

3.1 课堂注意力分散的不同情况

3.1.1 学习超前型的孩子,好动不听课

他们一般都是比较聪明机灵的孩子,老师在上课讲的的内容他们都懂,属于上课吃不饱的类型,如果说让一个小孩子上课集中注意力去学习他已经会了的知识,对他们来说上课也是一种折磨,他们会宁愿选择不听课,做其他事情源.自/吹冰·论\文'网·www.chuibin.com/

3.1.2 自以为自己会了,只懂皮毛

这类孩子一般基础较好,知道自己要听什么,但是很容易自以为是,在自己认为的世界里迷失,上课前会听几分钟老师讲的内容,如果都会了,他就自然不会再听后面的内容了。没事可做让他们乖乖呆着是不现实的,他们会找到与课堂无关好玩的的事情,注意力都会集中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课堂变得与他无关。

3.1.3 讨厌老师

俗话说的好:亲其师,信其道。如果说一个学生讨厌这个老师,那么他不学这个老师所带的这门课也是正常的,这一类型的孩子是有能力学好这门课的,只是因为老师的原因,难以在他的课上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这样的孩子作为教师应该多加照顾,教师要以母亲的心态,让自己可亲,学生才会自然亲近你。

上一篇:男女教师比例对小学生教育的不同影响
下一篇:小学生进辅导班的利弊及其对策研究

小学生作文题材拓展研究

小学语文教师要课堂教学艺术的策略

游戏化教学在幼儿舞蹈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试析班干部轮换制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

中学生课堂德育刍议

建构主义的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构建的策略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