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想象膨胀的相关研究

1。1。4。1 想象膨胀的影响因素研究

Hashtroudi研究发现由于被试年龄的差异所引发的错误记忆也存在差异。在实验条件下,向被试呈现一些有关日常生活的情境,或者要求其进行想象。间隔一段时间后,要求被试回忆当时的情境并且对情境中的细节特征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在感觉和思维方面,相比年纪轻的,年龄大的被试要比年轻的记忆水平高;在空间信息方面,年纪轻的被试更胜一筹。

Horeslenberg(2000)等人的研究表明,人格特征、想象能力、社会需要与想象膨胀相关,实验结果表明,想象力较强的被试相比想象力弱的被试,在经过你想象以后更容易出现记忆的混淆,而其他的人格特征并没有很多的影响。

Goff和Roediger(1998)通过研究表明,想象次数会影响被试对近期简单行为产生错误记忆。随着想象次数频率的增加,引发错误记忆可能性越高。Thomas和Loftus(2002)通过研究同样发现了这一点,随着想象行为的重复,想象膨胀发生的概率明显提高。

Nourkova,Berntein和Loftus(2004)就生活环境对想象膨胀效应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并在Lewin的理论基础上,Berntein等人通过研究表明,主观过去和主观现在的记忆会影响错误记忆的产生,主观过去的记忆比主观现在的记忆发生更多的错误[8]。来*自-优=尔,论:文+网www.chuibin.com

1。1。4。2 想象膨胀存在机制的研究

Garry,Manning,Loftus和Sherman等人最早提出了想象膨胀的概念。但Pezdek等(2001)

Pezdek却反驳了Garry认为想象膨胀存在的这一观点,然后想象膨胀范式前侧后的结果不足以说明结果。Pezdek认为如果被试对事件本身的原有信心指数较低的情况下,想象膨胀效应便不易发生。另外,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时间与想象条件并没有存在交互作用,因此pezdek认为想象膨胀效应不存在,只是一种人为的统计分析。之后也有研究表明想象并不是引发错误记忆的主要原因,而是在实验中被试对事件熟悉感的提高导致,这一点已经经过研究证实。

总而言之,想象膨胀的存在有熟悉归因理论和源检测框架理论有着一定的联系。

上一篇: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下一篇:小学美术与语文的共通性

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大学生学风现状调查与对策

小学教龄三年内教师的家...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从原型到紧缩同素近义介...

女大学生裸条借贷问题与反思

中小学学生学习发展评价与学生思维发展研究

批评也艺术小学班主任与...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